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中医科 > 10
编号:10302539
当代医家论治中风特点(二)(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38、邓铁涛(1916~)认为中风病因病机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内动,或湿痰瘀血内阻,或虚阳浮越而发病,但外风外寒亦往往为本病之诱因。中脏分为阳闭证,阴闭证;中腑分为肝阳亢盛,气虚血瘀,阴亏血虚;中经络分为风痰阻络,阴亏阳亢。临证多以此证型确立治疗法则和遣方用药。治疗昏迷阴闭证,用针刺十二井(刺出血)、人中、太冲、丰隆(均用泻法),并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及清肝降火,滋阴潜阳之剂,内实热者急用承气汤加减,通下可以清上。阴闭证,用针刺太冲、人中、丰隆(均用泻法),并用苏合香丸及熄风豁痰之剂。脱证:用艾灸关元、神阙(

    隔盐灸、不拘壮数),并用参附汤。若属肾亏而虚阳浮越,足冷面赤者用地黄饮子(细心灌服或鼻饲),凡适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苏合香丸而病人无吞咽反射者,可用凉开水溶化,不停地点于舌上,可以见效。

    39、陆永昌认为先兆为中风之渐始,中风为先兆之归缩,因而“治”莫胜于“防”,非常重视中风先兆证的防治,拟治疗四法:镇肝潜阳,豁痰开窍,益气活血,育阴熄风法。急性期,应辨明中经络还是中脏腑,分清虚、实、闭、脱,一定要结合CT等现代检测手段,采用中西合参的办法,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尽快挽救生命。恢复期要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合针灸、推拿等方法,配合中药服用,加强心理治疗和饮食调护等综合措施,使病人尽快康复。

    40、屠金城认为中风当以虚为本,痰瘀为标,风阳欲动为其征,痰阻络是关键。发作期:肝阳上亢,化风卒中,治以清心凉肝,开窍醒神,豁痰熄风,方用小续命汤加减。缓解期:痰瘀互结,血行不畅,治以清火化痰,活血通络。恢复期:病情稳定,应以益气通络为法。

    41、董建华(1918~)认为中风病位在脑,多本虚标实,辨证当别浅深,知顺逆,诊断须重舌、脉、症三者合参,治疗须分阶段:急性期治当以通为用,强调驱邪,但勿伤正,恢复期治当以补为通,或通补结合,扶正而祛邪。且治中风自拟十三法:疏表驱风,清肝泄热法;祛风行痹,和营养血法;豁痰熄风,清心开窍法;通腑化痰,清心凉肝法;涤痰开郁,熄风活络法;平肝潜阳,化痰活络法;活血通经,熄风化痰法;行气化湿,活血舒筋法;清暑化湿,通经活络法;健脾益气,化痰通络法;益气活血,通达经脉;滋阴养血,补肾平肝法。在用药方面,潜镇多用金石介壳类;痿废喜用虫类。

    近现代各医家的论治特点

    为了充分反映各医家论治中风之特点,《当代中医临证精华·中风专辑》和《近代中医名家论治中风病荟萃》两书收录100余家,较为详细的论述了每一位的中风病诊疗特色,总的来说具有如下特点:

    (一)诊断明确,病因病机统一

    这一时期,诸医家基本统一了对中风病认识,无论是病名诊断,还是病因、病机,都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是以卒然昏仆,不醒人事,伴口眼a斜,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疾病,证属本虚标实,在标为风火相煽、痰瘀壅阻; 在本属肝肾不足,气血衰微。并与西医脑血管意外之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相似。, 百拇医药(杨金生)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