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口腔科 > 04
编号:10302797
偏头痛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偏头痛是常见病,疼痛剧烈,反复发作造成患者痛苦及国民经济损失。近年由于高、精、尖技术的迅速发展,无论在偏头痛的发病机理研究或药物防治方面均有巨大进展。现就偏头痛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三方面概述如下。

    发病机理

    自百余年前起,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就有血管学说与神经学说之争,各抒己见,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是原发性脑血管功能障碍;神经学说:认为偏头痛是原发性神经细胞功能障碍。但均无实验室研究提供支持,直到1938年Wolff率先用当时最先进的生理学方法,以记纹鼓描记颞浅动脉在偏头痛发作时的波幅变化。发现酒石酸麦角碱可降低颞动脉波幅,同时头痛程度减轻。所以认为:偏头痛是原发性脑血管功能疾病,先兆期的神经系统症状是由于颅内血管收缩(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引起,头痛期是由于颅外血管扩张(牵引了血管壁的神经末梢上的伤害性感受器)引起。支持血管学说有如下特点:1.偏头痛性质呈搏动性,提示血管扩张;2.头痛是许多血管性疾病如高血压、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颞动脉炎等的常见伴随症状;3.大脑腹侧面有许多对疼痛敏感组织如大血管、脑膜;4.血管收缩剂如酒石酸麦角胺能减轻头痛。以后,Tunis及Wolff(1953)又进一步研究:从75名偏头痛患者中,测定了其中10名患者在发作期间及间歇期颞浅动脉的波幅,发现间歇期的平均波幅显著低于发作期。由于有实验室资料提供佐证,因此,血管学说深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认同,处主导地位达数十年.
, 百拇医药
    5-羟色胺(5-HT)与偏头痛

    至20世纪60年代,血管学说引起了人们对当时已知的血管活性物质 [ 如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组织胺以及缓激肽 ] 的研究。发现5-HT与偏头痛之间有联系,认为偏头痛发作开始时,由于5-HT从血小板中释出,并直接作用于颅内小血管使之收缩,并附于血管壁上,使之敏感;当血浆5-HT浓度下降时,它作用于大动脉的张力性收缩作用消失,于是血管壁扩张出现头痛(Anthony,l969)。由于Sicuteri等(1961)发现偏头痛发作后,尿中5-HT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增多:Curran等(1965)发现偏头痛发作期血小板5-HT含量降低;以后Somerville(1976)发现从颈外静脉血及肘静脉血中的血小板5-HT下降是相平行的。Kimball等(1960)曾试以5-HT治疗偏头痛,虽能减轻利血平诱发或自发的偏头痛的症状,但由于5-HT的不良反应过大,不能应用于临床。

    自从20世纪80年代随着诸多高、精、尖技术及仪器的问世,逐渐对血管学说产生了许多疑点,如在先兆型偏头痛(以往称典型偏头痛)的先兆期,当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虽然局部脑血流(rCBF)降低,出现低灌注区,但当出现头痛时(头痛期),按血管学说,应该出现高灌注区,但rCBF不但不增高,其低灌注区仍继续扩展,低灌注区可持续5-6小时,甚至可长达24小时,才出现高灌注区(Lauritzen,1987;Andersen等,1987)。PET研究发现:低灌注区无氧代谢率变化(Herold等,1985); MRI研究发现低灌注区内无pH值变化(welch等1989)。以上研究结果不论rCBF、PET或MRI均不支持偏头痛时的局灶神经系统症状是由于血管收缩引起。我们实验室TCD研究发现:无先兆型偏头痛在发作期,不论单侧头痛或双侧头痛,痛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MFV)均增高,而有先兆型头痛者均不增高。并且其大脑前、后动脉MFV还有下降趋势,间隙期原痛侧的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的MFV都显著增高(李永昌等,1994),也不支持血管学说。我们实验室还发现:1.偏头痛患者血小板5-HT含量在发作期显著降低,间歇期显著增高;2.血小板和血浆5-HT比值在发作期明显增高,间歇期无明显变化。3、血小板诱导聚集在发作期和间歇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以上也难以完全用偏头痛与5-HT有联系解释。而且血小板5-HT之变化究竟是原发还是继发,也很不清楚。此外,我们实验室还发现:在偏头痛发作期血浆及/或脑脊液中许多神经介质或神经调制物质出现变化,包括如胰多肽(PP)、内皮素1(ET1)、 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等。并且还发现(动物实验):有脑区及脑干核群c-fos及c-jan表达的变化., 百拇医药(匡培根)
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