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考试与考题 > 更多题库
编号:10536741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结束语--中药化学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6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结束语--中药化学(二十五 )

    刘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一、研究中药化学有何意义?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研究中药化学的意义:(1)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2)改进药物剂型、提高临床疗效。(3)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4)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5)开辟药源、开发新药。

    2、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如目录与索引、文摘、工具书和手册、医药期刊等)、临床调查和药材资源调查等。

    (2)成分预试:预试方法通常有单项预试法和系统预试法两种。进行系统预试时,首先根据中药中各类成分溶解度的差异,选择多种溶剂,按极性大小顺次将成分提取出来。实际工作中,往往以水、石油醚、95%乙醇为溶剂对样品分别进行提取,初步将各类成分分离,然后再用各类化学成分的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进行检识。
, http://www.100md.com
    (3)提取分离

    (4)结构鉴定

    (5)活性筛选

    二、在准备执业药师考试时,如何学习或复习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和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基本结构和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鉴定、结构解析、构效关系以及生物合成途径等。在学习(复习)中药化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以“化学结构”为核心

    中药化学包括的诸多研究内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基础是其化学结构。化学结构决定了相应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理化性质又决定了相应的提取分离和检识鉴定方法。因此化学成分的结构与分类是中药化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掌握了这个核心,其他内容就迎刃而解。在学习时,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不动摇,在牢牢掌握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去学习其他内容。
, http://www.100md.com
    2、以“总论”为基础

    《中药化学》第一章“总论”介绍了许多在研究中药各类化学成分时,需要使用的一些共性知识、技术与方法。运用这些知识、技术与方法研究各类化学成分,是考试时经常、反复涉及到的内容,而在后面章节介绍各类化学成分时,这些考点似乎并未出现,或虽然出现过,也是蜻蜓点水,一划而过,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关键在于学习和掌握“总论”知识。掌握了“总论”部分的知识,后面章节与此有关的内容,就可略过,不必细看。即使书上没有相关内容,而在考试中遇到了(这种情况在中药化学考试中非常普遍),也可从容应付。因此,以“总论”为基础,学习好“总论”知识,灵活运用“总论”知识解决各类成分的实际问题,在复习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为主线

    《中药化学》共包括12章内容,除去第一章“总论”和第十二章“中药化学在中药研究及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余十章分别介绍了十余种各类化学成分。在学习各类化学成分时,必须以“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为主线。只有紧紧抓住这个纲,才能做到纲举目张,游刃有余。
, http://www.100md.com
    4、以“理解——记忆——融会贯通”为主要学习方法

    在执业药师的各科考试中,《中药化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较大差异。比如在学习《中药学》时,一个中药具有什么功效,考生死记下来,在考试中遇到相关内容,肯定能够解答正确。而在参加《中药化学》考试时,考生可能会发现考试中涉及到的许多考题内容,在应试指导教材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因此有很多考生慨叹,教材内容记得很熟,但考试时不会做题。真的是考试试题出了问题,超大纲了吗?不是,是考生在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在学习《中药化学》时,切记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内容。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才可能好记、好学,也才可能记得好、用得好、考得好。因此“理解——记忆——融会贯通”才是学习中药化学知识的正确方法和应对考试的最佳途径。

    5、以“先粗后细,先干后叶,先面后点”为主要学习程序

    学习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先把“厚书读薄”为第一阶段,再把“薄书读厚”为第二阶段。前一个学习阶段对考生应付执业药师考试是十分有用和必要的。一方面,执业药师的考试是一个及格即有效的考试,并不要求考生有一个很高的分数;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一般覆盖面广,但深度很浅。因此在学习时,一定要先掌握第一级知识(即面上知识、树干知识),而后再掌握第二级知识(即线上知识、树枝知识),最后掌握第三级知识(即点上知识、树叶知识)。就像建大楼一样,首先需要搭出大楼的骨架,然后再添砖加瓦,最后才是粉饰装修,整个程序是不能颠倒的。一般而言,只要考生掌握了第一级知识和第二级知识,就可能考出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同时在学习难度上,也是第一级知识较第二级知识好掌握,第二级知识较第三级知识好掌握。显而易见,“先粗后细,先干后叶,先面后点”的学习程序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切勿丢了西瓜拣芝麻。
, http://www.100md.com
    6、以“学习教材——完成习题——复习教材”为主要复习模式

    在学习教材和完成习题二者中,学习教材是主要的。完成习题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教材内容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考试,哪些内容会互相联系在一起来考试,以及各章节主要的考点是什么并体会如何去掌握考点,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许多考生很愿意作习题,而不愿意学习教材,认为将几千道试题的答案背下来,就会考出好成绩,这种想法是幼稚和错误的,是一种舍本逐末、费力不讨好的方法。一般来讲,如果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发现只能正确回答不超过60%的试题,最好的办法是停止做习题,回头继续学习教材。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比较有效的模式是“学习教材——完成习题——复习教材”,即首先通过学习教材,尽量掌握大部分知识和考点;然后完成习题,加深对知识和考点的理解,逐渐学会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漏洞;最后再复习教材,纠正错误,弥补漏洞,温故而知新。, 百拇医药( 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