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0740306
中国医疗改革违背了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http://www.100md.com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005年第12期
     编者按:中国的医疗卫生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早在2003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就与世界卫生组织北京代表处达成“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的研究意向。重点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体制在建立、发展、改革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总体性的评价和反思。在此基础上,也对今后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框架性设想,经过一年半左右的努力,研究成果告一段落。日前,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同时,本刊从下期开始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全面披露该课题研究报告,敬请关注。

    中国医疗改革违背了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 葛延风

    特约记者 柏晶伟

    记者:从时间序列上看,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处于两个明显的不同发展阶段,改革前和改革后的医疗卫生制度形成了非常大的差异。您怎样评价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医疗卫生制度?

    葛延风: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3%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

    记者:这一时期,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葛延风:大致有三个方面的经验: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与服务目标比较合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其中,农村集预防、保健和治疗于一体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的建立尤其值得称道。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健全,确保了服务的可及性,基本全面解决了城乡特别是农村缺医少药问题。同时,计划经济时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即全面追求公益目标,全心全意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基于这种目标定位,加上政府对医疗服务体系的直接和间接投入,所提供的服务价格非常低廉,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了病不仅能够获得治疗,也治疗的起。

    二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干预重点选择合理。第一,突出“预防为主”,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在整个医疗卫生投入中,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一直处于优先地位。第二,在一般性疾病治疗方面,干预重点集中于成本低、效益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0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