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瓜菜类 > 茭白 > 正文
编号:10917554
茭白胡麻斑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65KB,3页)。

    

    茭白胡麻斑病 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无锡市蔬 菜研 究所 徐允元 无锡县坊 前 乡多服公 司 华雄超

    茭白是水生蔬菜 ,也是人们爱吃的传统蔬菜 ,而无锡茭白尤以品质好而驰名全国。但近十年来胡

    麻斑病危害严重,使产量与品质均有所下降。

    茭白胡麻斑病,又名叶枯病,以往不为人们所

    重视。由于近年来偏施氮肥等原因,致使本病愈来

    愈严重。据笔者多年来调查观察,秋茭从分蘖期至

    采收期均可遭其危害,其中 7、 8、 9三个月是本

    病盛发流行期,尤其从 8月中下旬到 9月份的孕茭

    采收期病情非常严重。此 期 间 病 叶 率 一 般 9 0 ~

    1 0 0 ,病情指数高达 6 0 ~7 0左右 ,常常造成大面

    积全叶半枯死或枯死,茭白瘦小 ,产量降低 2, 、 , 3

    成 。

    为控制其危害,提高茭白产量 ,本 课 题 组 于

    1 9 3 3 ~ - ' 1 9 8 9年对本病病原、发病规律、防治技术等

    进行了观察试验与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 、 症状

    开始I 牛片上散生许多芝麻粒大小的病斑 ,黄褐

    色, 周围有时有轮纹, 发生严重时互相连成不规则的

    大病斑 ,湿度大时表面产生黑褐色霉层,即本病的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叶片由叶尖向下干枯,后期常引起全叶半枯死至枯死。

    二、病原

    ( 一)病原 茵 ( Hc l mi n t h o s p o r i u m Z i z a n i a ~

    Ni s i k )

    是半知菌亚门,长蠕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分生

    孢子梗2, 、 , 3根簇生,黄褐色至绿褐色,3, 、 , 1 0个

    隔膜,9 9 ~3 3 9 ×5 , 、 , 8 f ‘ ,分生孢子倒棍棒 状,黄

    褐色至绿褐色 ,一般 5 — 8个隔膜,少数 3 , 、 , 4个

    或 9, 、 , 1 1 个 ,脐明显突出,5 1 ~1 2 2 ×1 2 ~' 2 2 g , 菌

    丝直径8 , 、 , 2 7 g ,平均 1 5 g 。

    ( 二)病茵的生物学特性 1 .分生孢子萌发温

    度:分生孢子在 i 0 ~4 0 ℃范围内均可萌发, 适宜温

    度为 2 5 ~' 3 5 ℃,萌发率为 7 1 . 8 ~9 4 . 6 一般 3 0

    分钟左右即可萌发,2 4小时适温下可达 9 4. 6 , 超

    过 曩 5 ℃,即不能萌发。2 . 值:病菌和分生孢子

    对 p H值的适应范围都较广泛。在供 试 p H4 . 5 , 、 , 9

    的条件下,都能生长及萌发。病菌以p H6 . 5 , 、 , 8为

    最适宜 ,5天平均生长直径为 6 6 ~7 0 . 7 mm。 分生

    孢子萌发的最适 p H值为 5, 、 , 7,萌发率为 8 9 . 3 - -

    9 0 . 9 。3 .病菌对不同营养成分的利用: ( 1 )在供

    试的 1 O种真菌培养基上都可生长, 但以蛋白胨和牛

    肉汁最好,7天平均生长直径达5 1 , ~5 4 mm; ( 2 )在

    1 0种纯碳源试验中, 以麦芽糖最适宜生长,6 天平均

    生长直径达 5 0 ~6 1 . 3 mm, 其次是一木糖和葡萄糖:

    ( 3 )在 5 种纯氮源培养中,最适的是 工 一 天门冬酰

    胺,其它之间并无差异;( 4 )茭白叶汁培养基上生

    长良好 ,4天平均直径达 6 3 . 3 r am,是比较理想 的

    天 然培养基。4 . 潜育期和致病性: 9月份人工接种

    试验表明,该菌潜育期较短,一般 1 . 5 , 、 , 2天 即可

    发病,3天接种处 1 0 0 发病, 叶片发病比叶鞘快,叶背发病比叶面快。 5.寄主范围:分别接种于玉

    米、水稻、稗草及向日葵等植株叶片上, 结果表明.

    除茭白外,仅能侵染水稻而发病。

    三、发病规律

    ( 一)初侵染来源与侵染循环 多次从田 间 病

    残叶上分离培养鉴定表明,本病以菌丝和分生孢子

    在茭白残叶上越冬 ,翌年 5、 6月间随风到茭田,孢子萌发 ,芽管由气孔或直接由表皮侵入。先危害

    夏茭,造成初次侵染 ,以后病叶上形成的大量分生

    孢子随气流进行多次再侵染, 并侵染秋茭。由于 7、8月气温适宜( 2 5 ~3 5 ℃) ,在秋茭上重复侵染极为

    频繁,9月中下旬后气温下降,病情发展渐慢。

    ( 二)田间消长规律 1 9 8 6 ~1 9 8 9年三年定 株

    系统调查表明 ,茭白胡麻斑病危害秋茭始发期在 6

    月下旬或 7月初,此时病情发展缓慢, 7月 1 0目左

    右进入盛发期,病情发展很快,呈直线上升,7月

    2 0日左右至 9月上旬出现发病高 峰 ,9月 1 0日前

    后又缓慢下降 ,1 1 月中旬终见。形成了缓 慢 发 展

    — —

    急剧上升——缓慢下降的近似“ 抛物线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