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热点话题 > 《实用社区医师手册》
编号:11137371
造血系统疾病(6)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2日 《实用社区医师手册》
     六、血友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血友病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以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导致自发性或轻

    微外伤后出血不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诊断要点】出血是血友病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缓慢而长时间的渗血。关节出血,为本病特征,最多见于膝关节,常反复发生,严重者可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可有皮肤、黏膜及肌肉出血,多发生在外伤后,也可有自发出血者;内脏出血可有呕血、便血、尿血及咯血,颅内出血少见。

    确诊该病及类型可根据以下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或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甲(A);能被正常血清纠正,但不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乙(B);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测定明显减少(血友病甲),分型:重型<1%,中型2%~5%,轻型6%~25%,亚临床型26%~49%;因子Ⅵ促凝活性(FⅨ∶C)测定减少(血友病乙)。

    【治疗】血友病治疗的主要措施为补充凝血因子。FⅧ∶C、如冷沉淀物及高浓度浓缩物,一般出血时剂量8~14U/kg静脉滴注;严重出血10~25U/kg,术前准备35~40U/kg;无凝血因子制剂时,可输新鲜血浆或新鲜全血。,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