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骨科杂志》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294279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14例
http://www.100md.com 《实用骨科杂志》 2006年第5期
     摘要:目的 评价前路胸腔Ⅰ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 方法 将行前路经胸腔Ⅰ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术治疗并随访到的14例进行分析。 结果 胸椎后凸畸形矫正,平均5d下床活动,6例并截瘫者神经功能恢复到E级(Frankel分级),结核治愈率93%。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3.3个月,后凸矫正角度17°。 结论 前路经胸腔Ⅰ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术可有效地治疗胸椎结核。

    关键词: 脊柱;胸椎结核;内固定;植骨融合术;钛笼

    脊柱结核多侵蚀脊柱的前柱和中柱,导致脊柱不稳、畸形和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始行病灶清除加椎间植骨融合、前方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加后方椎弓根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但有不同缺点。前路内固定加钛笼植骨可以在病灶清除的同时Ⅰ期完成脊椎稳定性的重建,在畸形矫正、脊椎稳定性维护方面疗效更佳。我们观察自2003年至2005年采用前路经胸腔Ⅰ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14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胸椎结核患者,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1~52岁,平均37岁。病变部位T 3~4 椎体4例,T 5~6 椎体3例,T 7~8 椎体3例,T 5~7 椎体1例,T8~9 椎体3例。临床表现均有胸背痛,或伴截瘫及脊柱后凸畸形,或伴乏力及低热盗汗。实验室检查:血沉30~115mm/h,血红蛋白6.5~12g/L,脊柱后凸Cobb角为(23±10)°。其中有脊髓损害者6例,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1例,D级3例。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处理 患者应至少接受2周以上的正规抗结核治疗,以血沉改变及患者全身状况改善为判别指标。当血沉出现明显持续下降趋势,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减轻,食欲好转,即可进行手术,而不必等血沉降至正常。

, 百拇医药     1.2.2 手术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术侧向上,皮肤切口沿预定切除的肋骨走行,前起腋前线,后止于骶棘肌外缘。沿皮肤切口切开浅深筋膜和背阔肌,高位者可同时切开斜方肌和菱形肌,低位者切开部分下后锯肌,然后切开前锯肌和腹外斜肌起点和骶棘肌外缘。剥开欲切除肋骨的骨膜,将肋骨剪下,切开肋骨床和壁层胸膜,开胸器扩大胸腔切口。用湿纱垫 将与胸膜黏连的肺组织推开并覆盖于肺表面,用深拉钩拉向 中线,显露椎旁脓肿,切开脓肿,浓汁吸出干净。骨刀和刮匙彻底清除干酪样物质、肉芽组织、死骨及周围的硬化骨质,植入区修整至健康椎体或病椎的健康终板,使其规则,便于植入,病灶内常规放入链霉素或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用锥间撑开器以纠正后凸成角,用切下的肋骨松质骨咬碎后放入合适的钛笼内植入上、下健康的椎体间,加力使其稳定(钛笼可用人工椎体代替,有自行撑开作用),肋骨量不够者取自体髂骨松质骨。最后于两健康椎体前外侧置入长度相当的钛钢板,检查植骨块和钢板牢固后,放1个粗的胸腔引流管,连接水封瓶,进行闭式引流,常规关闭胸腔。

    1.2.3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3~7d,正规给予抗结核药物,每2~3个月复查1次血沉和肝肾功能,并复查X线片。
, 百拇医药
    1.3 结果 14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13例患者胸背痛消失,脊柱结核愈合,植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3.3个月,术后脊柱后凸角平均矫正17°,Frankel分级均为E级。1例因未按要求服用抗痨药物,结核复发,手术失败。术后刀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和窦道形成。1例于拔管后出现胸腔积液,经2次胸腔穿刺后积液消失。

     2 讨 论

    2.1 内固定的可行性 随着手术技巧和内固定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对脊柱本身的生物力学和重建其稳定的理解性的提高,相继出现了经后路或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相应的内固定,临床报道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金大地等 [1] 对脊柱结核行一期病灶清除并钛钢板内固定术,其强调在正规抗痨处理及一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行一期内固定的重要性及可行性。Oga[2] 在1993年对结核杆菌和其他细菌对内固定的黏附性方面进行研究,认为葡萄球菌等可分泌较多细胞外黏质,大量黏附于材料表面形成较厚的膜样物,而结核杆菌在内固定物上黏附和形成的膜样物较少。这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行内固定的可行性。2.2 前路经胸腔Ⅰ期病灶清除及钛笼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意义 在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上,脊柱稳定性的维护与重建是脊柱结核远期疗效的关键。传统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不植骨的病灶清除术,骨性融合达90%,缩短治疗周期,但术后活动受限,恢复时间长,其致命缺点是60%~92%发生后突畸形。单存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保持椎体高度,降低后突畸形发生率,但长期卧床及石膏床制动,并发症多,并可出现骨融解、塌陷形成脊柱后突或站立后后突矫正角度丢失。近年来,一些学者将内固定技术用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选择前方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加后方椎弓根钉内固定,可维持植骨块的稳定,减少骨融解塌陷。内固定不会增加感染机会,但须后方再次手术,加大了创伤。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前方充分减压,前方固定有撑开作用,维持脊柱高度和防止后突畸形,手术操作一次完成[2] 。现在出现的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除有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优点外,钛笼本身亦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可防止塌陷,且钛笼内植入的是松质骨可缩短融合时间。临床实践表明,经胸腔Ⅰ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对提高植骨融合率,预防和矫正后凸畸形,促进截瘫恢复和病变愈合,减少结核复发有重要作用。本组结果显示,内固定能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有效矫正后凸畸形,促进病灶愈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经胸入路可直接暴露结核病变部位,视野清晰,能 彻底清除病灶,更好地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对脊柱的后柱结构无破坏,保证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植骨的愈合,防止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由于是直视下手术,可以避免对脊髓的干扰。前路钛合金钢板、钛笼具有良好的撑开及固定功能,可以Ⅰ期完成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恢复脊柱即刻稳定性,术后无需牢固外固定。
, http://www.100md.com
    2.3 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早期胸腰椎结核应以化疗为主,以下情况我们主张手术治疗:a)椎旁脓肿、椎体内死骨形成;b)脊髓马尾受损、椎管内硬膜外结核肉芽肿;c)胸腰椎不稳定、多椎体破坏或缺失;d)化疗效果差、针吸活检无法确诊者;e)经久不愈的窦道,有明显死腔,有死骨排除;f)胸腰椎后凸畸形;g)病人机体免疫受损;h)对细菌有耐药性者。有窦道形成者行碘油造影术,一方面辅助确定病变范围,另一方面高浓度碘油具有杀菌作用。手术禁忌证:对于一般情况差,肺、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合并其他部位活动性结核病灶如粟粒性肺结核可考虑为手术禁忌证。

     参考文献:

    [1]金大地,陈建庭,张浩,等.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00.

    [2] Oga M,Arizono T,Takasita M,et al.Evaluation of the risk of instrumentation as a foreign body in spinal tuberculosis.Clinical and biologic study[J].Spine,1993,18:1890-1894.

    [3] 李承球.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颈腰痛杂志,1999,20:161-163.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 122000), 百拇医药(王振田,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