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育》 > 2010年第1期
编号:12294528
创造幸福的校园生活(5)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中国心育》 2010年第1期
     ⒉“研究、实训与体验”一体化的职业发展促进模式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不仅要面对和解决很多教师与家长难于解决个案,还要调整自己心态,适应目前并不是太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和多重工作角色,更重要的是要寻找积极的方式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当其他各学科教师都有条不紊地接受继续教育、参加教研活动和职称评定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却感到很茫然,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工作难度大等因素造成专兼职教师队伍一直很不稳定。另一方面,只有心理教师拥有春天般的生命,才能在学校为学生为教师创造生命的春天。为此我们提出“研究、实训与体验”一体化的职业发展促进模式,并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心理教师职业发展促进途径与策略的实践探索。如:每周四全天为我区学校心理教师固定的研训活动时间,专兼职心理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专题学习与研究,一般上午半天为理论培训,下午半天有专题心理工作坊或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心理教师需求,开展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学校专题心理活动设计”、“沙盘游戏治疗理论与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学习者分析”等专题的“研究、实训与体验”活动。专兼职心理教师在接受相关的培训、演练和专业督导后,开始重新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自己的工作定位,同时尝试与实施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与程序,即:“了解需求、找准定位、锁定对象、确定内容、选择方法、实施干预、凝练特色。”
, 百拇医药
    ⒊“幸福教师工作室”的建设

    基于“创造幸福校园生活”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研究、实训与体验”一体化的职业发展促进模式,我们创建了“幸福教师工作室”,这里既是心理教师的业务实训场所,又是各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的指导场所,同时提供针对我区不同类型教师群体的团体心理训练与心理拓展活动体验,是一个集“研究、实训与体验”三个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幸福教师工作室”为推广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升学校心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幸福感,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营造了浓郁的、积极的、同时也是优越的成长环境。

    ㈡关于兼职心理教师工作定位、职责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规划适应注意的问题的研究

    《心中纵有千千结,不愿说给“熟人”知》——这是一篇来自“荆楚网——楚天金报”的新闻报道。主要内容是讲:一些学生担心心理教师由学校的学科教师兼任,会不会让自己心里的“小秘密”传到同学或者家长那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学生告诉记者:“心理老师是由班主任老师兼任的,我不敢把心里的困惑告诉她,怕她对我有不好的看法。”记者在采访时还发现,多数中小学虽然设立了“心理辅导室”,但学生碍于心理老师是由学科教师甚至班主任兼任的“熟人”,因而止步于“心灵小屋”之外。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希望心理老师最好是由不教自己的“陌生人”来担任,这样才会打消“泄密”的疑虑。
, 百拇医药
    这是一个关于“谁来担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问题的探讨。按照国际标准,学校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500。依据这一标准,中学(或完中校的中学部,含职高)应该配备专职心理辅导老师1名以及兼职心理教师若干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北京多数中学未达到这一标准。

    对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学阶段,学校需要心理教师提供更专业、更广泛、更深入的心理服务,以帮助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好地发展。不仅如此,作为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家长和教师,也同样需要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支持,以帮助他们缓解教育焦虑与职业压力,同时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一切都需要中学有专业性较强的专兼职心理教师来规划与实施一系列心理服务活动。

    但是,目前的中学还存在心理教师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职心理教师少,兼职心理教师多的状况,兼职心理教师多由学校德育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小学科教师和医务人员等担任,而在这些兼职教师中为数不少的人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因而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 http://www.100md.com
    综观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对学校兼职心理教师工作定位、职责与实操指导等问题的研究尚属空白,而“兼职心理教师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多数”的现状又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优化发展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因此,对于“规范并提高兼职心理教师这支队伍的专业素养”的研究势在必行。本课题研究在此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推出了“中学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定位与职责”并明确指出了“中学兼职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意的问题”,为学校兼职心理教师开展工作提供了专业引导。

    ㈢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规划中如何设计并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

    弗洛姆指出:“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并作为学校工作的新亮点进行展示,但是,不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让人感觉缺少生命的活力。问题出在哪里呢?当心理健康教育脱离了“生命”、远离了对学校师生“生命成长”的关注,一味地沉浸在“问题”、“治疗”和“测量”中时,它就成了近期和短期的一项工作,而失去了长久的意义。
, http://www.100md.com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人”,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生命的成长,而心理健康是生命成长的基础,中学阶段的学校教育更应该是体现人的生命价值、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教育。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问题”,要“维护健康”,更要“促进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从面“关注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才能展现出它的学科魅力,也只有直面生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相连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充满活力。因此,学校心理教师应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担当起生命教育的重任。

    那么,如何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寻找生命教育的心理学途径,通过生命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品质?借助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发挥心理教育的学科特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让学校成为滋养师生精神生命的家园,让心理健康教育彰显生命的色彩,构建起深化生命教育的心理实践模式,就成为本课题研究不可回避且认真思考与实践的重要内容。通过3年的实践,我们对心理学视野下的中学生命教育进行了专业描述,明确了寓于生命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施途径,同时提出了寓于生命教育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流程与注意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在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心理教师要深入学习与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挖掘生命教育的主题与素材,利用心理学学科优势,从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若干理论和技术出发,设计充满生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样的活动才会是“长期”与“长效”的。而当心理学手段与技术运用于生命教育中时,生命教育会成为“触动学生内心”、“唤醒学生激情”、“促进生命成长”的教育,如“学业压力、悲观厌世、逃避责任、缺乏自信、道德麻木、漠视生命……”这些生命教育关注的现象背后,更多的是生命的困惑与心理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规划研究中,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运用大量的心理学方法与技术,如共情、渲泄,认知、理情分析等,为学生提供宣泄的途径那么就很好哈哈哈哈哈哈哈,看他、认知的重构、改进的技巧和行为的改变。

    , 百拇医药(田虹 冯姬 梁志菊)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