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506587
腹针治疗颈椎病临床随机对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中国针灸》 2007年第9期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9-0652-05

    中图分类号:R 246.2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目的:比较腹针与传统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颈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观察组)32例,穴取中脘、关元等;传统针刺组(对照组)30例,穴取风池、颈夹脊等。以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及临床疗效为客观指标,比较两组第1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和3个月随访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和随访MPQ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第1次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差值和第1次后、总疗程后和3个月随访与治疗前的PRI总分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病尚无特效疗法。手术治疗复杂、风险大,故患者多愿意接受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是颈椎病治疗的基本方法[2],而其中的针灸疗法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近年来不少学者采用腹针治疗该病,临床报道结果已显示独特的疗效[3-6]。笔者[7]以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8]为客观指标,评价腹针治疗63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6.8%。但由于缺乏随机对照,影响了疗效的可比性。为了检验腹针的确切疗效,笔者采用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简化MPQ和临床疗效作为客观评价指标,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比较腹针疗法和传统针刺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为我院和合作医院针灸科门诊诊治的颈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全部病例经X线片、CT或MRI检查显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椎体前后缘有唇样增生,或钩椎关节增生,或椎间隙狭窄,或椎间盘突出,或项韧带钙化等。采用SAS软件随机分为腹针组(观察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各34例,两组共脱落6例,最后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年龄23~75岁;对照组年龄24~78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分布情况经χ2 检验和 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http://www.100md.com(郭元琦 陈丽仪 符文彬 许明珠 区轩明)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