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武术》 > 2005年第7期
编号:11033026
太极拳,两条平行线的交叉点(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1日 《中华武术》 2005年第7期
     5月7日,在纪念陈照奎先生逝世24周年的活动上见到了马虹,我们的话题自然围绕马虹和陈照奎老师的师徒情谊展开。

    一个是河南温县陈家沟人,一个住在石家庄;一个是练拳习武的,一个是舞文弄墨的。陈照奎和马虹,常常觉得他们应该是两条完全平行的直线,本论是从哪个角度,哪个视点,都不应该有任何交集。但是人生依然会让这两条平行的直线出.现交集,而让这两条平行线交错的交叉点,使是太极拳。

    跟众多普通太极拳爱好者一样,马虹也是因为身体不好才开始接触太极拳的。

    “我原来没想到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还能够教别人练拳。我先前是一身,的病。”长年累月的文字工作使马虹患有萨重酌神经衰弱,同时还有胄炎、慢性肾炎、左腿关节炎。“最厉害的时候是60年代初,我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成天吃药打针的,班儿都上不了。”

    看到马虹的身体状况,机关门诊部的老中医对他说:“你这个病呀,光吃药,无论是西药中药,还是使用针灸,都很难奏效,你是不是尝试一下体疗的方法?”
, 百拇医药
    马虹是有名的书呆子,体育场从来不带沾边儿的,什么体育项目都不会:“体疗?怎么个体疗法?”

    老中医说:“打打太极拳吧!”,在马虹的印象中,太极拳是老头老太太练的,他心想,自己才三十多岁,就去跟老头老太太练拳?

    对太极拳将信将疑的马虹在老中医的力劝下,从1962年春天开始走上了太极拳的路。

    “我没想到的是,刚一开始练,晚上就能睡着了,而且身体状况越来越好。”深深受益的马虹对太极拳越来越感兴趣。1963年,一直练习杨式太极拳的马虹偶然看到了顾留馨编著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他发现陈式太极拳无论是架子还是理论都非常新颖,别具特色。在跟随五七干校的一位战友偷偷学习了一路拳和二路拳后,他对陈式太极拳更加着迷。

    “我当时不满足自己的水平,总想找陈家的人学更正宗的。”经过多方打听,马虹终于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陈照丕老师在温县教拳。马虹兴高采烈地从石家庄直奔温县,设想到陈照丕生病住院了。“我就打听他们陈家还有谁在教,人们说陈照奎正在北京教拳。”于是,1972年,马虹又从石家庄到了北京,找到了陈照奎老师,开始跟他学拳。
, 百拇医药
    1972年夏天,北京。

    就是在这个像往年一样炎热干燥的北京夏天里,就是在明晃晃的阳光中,就是在这一时间,这一地点,两条平行的直线终于在太极拳的牵引下相互交叉。

    第一次见到炼照奎的情景,马虹至今记忆犹新。“可能是因为我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吧,他第一次见到我,比较冷淡。”

    马虹先把自己跟战友学的一路拳和二路拳给陈照奎打了一遍,砾照奎看完以后说:“手法、眼法、步法、身法都不对。”

    马虹于是对陈照奎老师说:“那我从头跟您学吧。”

    陈照奎每天早晨6点开始在东便门外的树林里教拳,马虹住在西河沿的大华旅馆。凌晨4点,他就得爬起来去学拳。没有公交车,他就西河沿、东河沿地一路走到东便门外,几天下来脚就打满了血泡,。陈照奎见他走路时有点拐,问:“你腿怎么有点儿别扭?”马虹说:“你们骑车子来,我没车子,我地上走来的,脚就起泡了。”一贯严肃的陈照奎,流露出感动的神情。他对马虹说:?这样吧,你晚上上家里来学吧!”
, http://www.100md.com
    陈照奎当时住在骡马市大街,距离马虹住的旅馆不远,马虹从那天开始每天早、晚学习。

    就这样,在北京的第一个夏天,马虹把一路拳又从头学了一遍。之后的1-973年和1974年,每到夏天的时候,马虹都到北京跟陈照奎老师学拳。1974年,陈照奎对马虹说:“今年冬天我去郑州张志俊那儿教拳,你愿意去就到郑州去吧!。”’

    于是1974年的冬天;马虹是在郑州度过的。“我还记得我当时是跟北京造反派说瞎话请的假,到郑州我就赶紧戴上一个大口罩,生怕人看着。我常跟别人开玩笑,都说杨露禅‘偷拳’,我那时候也是‘偷拳’呀!”

    当时郑州-的五个师兄弟白天都上班,所以陈照奎晚上7点到9点教。每天一个式子,两个月正好把整套拳教完。马虹白天闲着没事干,就跟老师商量:“上午您没事,我也没事,能不能把拳给我拆拆?”陈照奎考虑了一下,同意了,于是每天上午9点到11点,陈照奎单独给马虹拆两个小时的拳,并且非常具体地讲解每一个式子、每一个动作的用法。
, 百拇医药
    这两个月,马虹过得非常充实。晚上,他和其他5位师兄弟一起学习动作,10点钟学完后,6个人到郑州碧沙港文化宫外的游泳池趁热打铁练,练到12点回去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就到公园打一个半小时拳,上午再拆两个小时拳,马虹回忆,那段时间练得很辛苦,晚上洗完澡上床的时候连腿都抬不起来。

    不过,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经过郑州两个月的苦练,马虹不仅把一路拳的动作重新巩固了一遍,并且在拆拳过程中弄清了每个式子的要领和用法。

    “陈照奎老师给我拆拳拆得很细,对,方如果这样进攻,你用什么手法;如果那样进攻,你用什么手法。包括一个式子有;多少劲,都讲清楚了。从此我对太极拳就更有兴趣了,更喜欢了。”马虹这才发现,原来以为的只是一些动作套路的太极拳;其实蕴含着这么多的内容。“理解了每个式子的攻防含义,自然在练拳的时候就不会偷工减料了,因为一个劲都不能丢。现在很多人练拳走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拆拳。技击含义是拳的灵魂和精髓。”
, 百拇医药
    一招一式,陈照奎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感悟的拳理、拳法传授给他的学生;一字一句,马虹则将老师的叮嘱全部记录整理。他们在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太极拳的传承。

    马虹说,他觉得中国那句老话“尊师,为问学之本”非常有道理,如果做学生的不尊重老师、不热爱老师,老师怎么能掏给你那么多东西呢?

    了解老师没有太多生活来源,马虹每个月都给老师寄—些钱:“当时我每个月挣90块钱,给我父亲母亲寄点儿,也给陈老师寄点儿,不多,三十、二十的。”1977年到1'980年,陈照奎曾经3次到石家庄,都住在马虹家。“文革时期我住的是一间半土半砖的破屋子,做饭都得到在外边临时搭的小棚子。老师一来,我老伴就领着孩子到她母亲那边去住。”

    一路、二路拳教完了,拳也拆完了,陈照奎就开始给马虹改拳,哪些小动作不对,眼该往哪儿看,手该往哪儿走,另外也给他讲解一些拳的理论。有心的马虹将陈照奎教拳、拆拳、改拳、讲拳过程中的每一个要领、每一个细节都详细记录下来:“我是年轻的时候给那些领导们当秘书当惯了,记东西快,那时候也没录音机,就靠手,反正他讲的、说的、做的,我全都记录下来了。”就连陈照奎的儿子,被师兄弟们昵称为“胖子”的陈瑜也说:“我爸爸一教拳我师兄就拿出本来记,他就是好记。”

    马虹说:“中国讲‘文武一道’,‘有文史者必有武备,有武备者必有文史’。

    [ 下 页 ], http://www.100md.com(小 溪)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