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538691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章巨焕
第1页

    参见附件(287KB,2页)。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80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8-0757-02

    【关键词】 体育和训练;精神卫生;统计学;学生

    有关研究显示,10%~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据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题组2004年的调查,大学中有心理问题或需要引起关注的人数占46.7%。社会和家长期望 值过高、学习压力过大、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压力、竞争的无序化、同学关系紧张、师生 关系僵化、强制性学习、对专业缺乏兴趣等,均可使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影响 心理健康[1-2]。体育运动是人们进行心理渲泄、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 状况 、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各类高校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 学校工作体系,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来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3]。开展体 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科学地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从而 更好地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4月,对浙江中医药大学文、理、医各专业一~三年级在 校 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3份。其中,男生45 4名,女生469名;大一学生314名,大二学生318名,大三学生291名。

    1.2 测评工具 (1)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4],由梁德清等 修订,对被试前1个月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量进行评定,从强度、时间、频 率3个方面来考察,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每个方面各分为5个等级,强度与频率从1~ 5等级分别记1~5分,时间从1~5等级分别计0~4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