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060446
从传统非毒性中药肝毒性论临床个体化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7期
     中药的化学成分多样,药理活性复杂,因而引起肝损害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中药可能表现出药效和药害的双重性,即既是临床上常用的保肝药,同时也能引起肝损害[12]。引起中药肝毒性的原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2种(图1)[1314]:第1种是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直接肝脏损伤或毒性;第2种多数情况下被描述为特异质。引起前者的原因很多,包括药物本身的毒性,药物代谢产物的毒性;其次,由于中药缺乏相关制度的监管,中药质量良莠不齐,药物生产缺乏规范;加之许多患者缺乏基本用药常识,迷恋偏方或长期大剂量服用某些中药,造成中药的误用及滥用;另外,一些临床工作者对中药的副作用不够重视,处方时仅凭经验而不依照药典规范,从而引起本可以避免的肝损伤。后者又可分为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造成的特异质肝损伤。

    非遗传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与肝损伤者所患基础疾病[1517]。CYP代谢酶随着人体的老化活性降低,因而许多由CYP代谢的药物在肝内的代谢清除率随之减少,其减少率可高达30%~40%。Hunt等[18]评估了236种与药源性肝损伤有关的药物,统计及分析发现,0~17,18~64岁和65岁及以上的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