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658295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走向背后的深度关注(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11期
     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出了议案、提案。

    几年前,学者和人社部官员提出“延迟退休”建议时曾引起社会热议。而上海市则率先于2010年便开始了柔性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探索和尝试,规定延迟年龄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但从实际情况看,选择延迟退休的人为数极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度关注。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个什么概念,它的制定与实施有何积极意义?各界人士对此持一种什么心态?研究制定这一政策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新闻背景 延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符合我国实际,最迟会在2020年前出台相关政策。

    背景一

    “渐进式”包含多层含义

    胡晓义说,综合分析我国劳动力供求和老龄化程度等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参考国际经验,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和诉求,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既能确保政策调整前后平稳过渡,也不会对当前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

    “根据我们对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学习和理解,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包含着多层含义。”胡晓义说,“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预告,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二是要分步走,比如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三是要迈小步,比如每年只延迟几个月,小步徐趋,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四是要多措并举,在延迟退休的同时严格控制提前退休,进一步强化养老保险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并研究支持中老年人就业的扶持政策,以最大限度降低对相关群体的不利影响。”

    背景二

    延迟退休确需提上日程

    “退休年龄是一项重大社会经济政策。”胡晓义说,“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蕴含矛盾看,确有必要将研究延迟退休年龄问题提上日程。”

    目前我国城镇人均预期寿命达75岁以上,加上劳动条件改善,平均劳动强度比以前大大降低。如果继续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一方面不利于调动中青年人劳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也得不到持续、合理提高。我国2012年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绝对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这一重要信号预示着未来我国劳动力将逐步进入供给总量减少时期。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是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供给做支撑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滥用青壮年劳动力的粗放方式,而要更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胡晓义说,“加强技能培训、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都是增加扩大劳动力供给量、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正在加速到来。从全国劳动力资源与老年人口的比值看,2007年为6.85:1,5年后上升到4.83:1,显示劳动力资源急剧下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的抚养比(缴费者与领取待遇者之间的比例)为3.03:1。据预测,2030年前后,养老保险抚养比将提高到2:1以下,显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保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总体平衡、制度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增收减支措施,如扩大覆盖面、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资、提高结余资金收益率等。”胡晓义说,“但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减缓抚养比迅速提高的趋势,也是重要举措之一。”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许多专业技术岗位(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而且这种高端人力资源的替代弹性较低。如果早早退休,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背景三

    决策具有三大特点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中共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角度出发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全局性,即这项政策涉及多个领域,是综合性很强、又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胡晓义说,“长期性,即这项政策不是只考虑一两年、十几年,而是涉及相当长时间的制度安排。战略性,即这项政策关系到我国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优势,增强国力。”

    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劳动保险条例》和有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政策规定的,至今仍在执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依据当时的劳动条件、健康水平和男女生理特点等因素,规定这样的标准,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胡晓义说,“目前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城镇更高),而企业职工男女平均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4岁,明显偏低。”

    目前世界上170个国家和地区中,一般退休年龄男性集中在60~65岁,女性集中在60岁。1989年至2009年的20年间,有65个国家提高了退休年龄,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由60.01岁提升至61.01岁;女性由57.87岁提升至59.38岁。凡是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都已实施或准备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各界心态 延迟退休年龄,你怎么看

    尽管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大势所趋,但对于不同职业、不同工种的人来说,对此各有不一样的心态。

    心态一:可以人尽其才

    王岩(男,61岁,企业管理岗位退休):我去年6月退休后,闲下来没事干,想再找份工作。我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当过厂长、公司老总、财务总监。“姜越老越辣”,像我们这样的技术类或管理层人士,是很受社会欢迎的。 (炯权)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