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1年第15期
编号:12744450
乞力马扎罗的动植物画卷(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百科知识 2011年第15期
     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和地球相比,它岁数不大。差不多3000万年前,东非大裂谷出现。75万年前,它的喷发顶起东侧土地。就在这里,3个火山口你方唱罢我登场,基搏是老幺,一口岩浆吐出来埋了老大希拉,后来它反复喷发,个头儿略微长过老二马温西,成了如今乞力马扎罗山的最高峰,或许未来还有机会取得绝对优势,因为它只是休眠,直到现在喷气口还在向外散发硫磺,似乎跃跃欲试。

    小时候,是先知道了《乞力马扎罗的雪》才知道乞力马扎罗山,于是认定这是座忧伤的山,带着眼泪。因为海明威把一只孤独、固执又有梦想的豹子写死在了这里。长大看过资料才知道,海明威这段文字并非杜撰,很早来的欧洲勘察者就曾记载过这只冻僵在5000米之上的美洲豹,还大胆地割下一只耳朵留作证据,只是后来不知哪个口味奇特的收藏者将豹子全数搬走,以至杳无影踪。既为事实,浪漫的意境就更加无法更改。适逢雨季,是登山的淡季,门口只有零星两人,正符合忧伤的密度。

    穿越丛林
, 百拇医药
    一条小径七拐八拐深入密林,地上偶尔被人码上木条,就算是路了,你怎么也想象不到,人们就是通过这样一条平凡的小路走到非洲最高峰的。

    泛红的土地,踩上去挺柔软;上面零星散落各式叶片,绿的不多,大多反射出黝黑的光泽,看来不久就走向腐朽。很大的原因在于湿度:1800~2800米这段高山林地,是整座乞力马扎罗山降雨最多的区间,年降雨量为2000毫米,是山下的几倍。这都是森林的功效。这里树木纵横交错,遮天蔽日,剩下的空间再被草本和蕨类植物填满,四面八方都没有空隙。路边不时见到老树的残肢断臂,然后又枯木逢春,长出嫩嫩的枝条,细小的蘑菇也见缝插针,在上面安家落户。

    一阵风吹过,森林发出咯吱咯吱的巨响,原来是森林巨人桉树枝桠相互摩擦的声音。桉树本来生长在考拉的故乡,由于速成,被广泛种植在其他大陆。如今,它们在这里扎下深深的根,并将树冠伸向山地森林的顶端。桉树以掉皮著称,有它们身影的地方,树下就一片狼藉,又是树叶,又是树皮。看来它们已经明智地赶在雨季来临前开花结果,满地都是又黑又小的果实,躺在树皮周围,萼管包着十字开裂的蒴果,但是硬硬的撬不开。
, 百拇医药
    再往里走,树林越来越密,枝杈披挂着长长的松萝,邋邋遢遢地四处扭曲。松萝也被某些人俗称为树挂,它们绿绿的,却不是植物,而是地衣,即真菌和一种绿藻的共生体。真菌自己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才需要笼络绿藻来共生,就像找了个厨师过活。地衣没有根,表面也不具备一般植物表面的保水性能,但正因为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可以通过整个表面吸收水分。更为人所知的是它对环境的敏感,稍有污染,就会让精妙的共生关系土崩瓦解,继而地衣也就死翘翘了。这里的松萝可以长到将近20厘米长,可见空气质量之好,有时候它们和蕨类一起在树枝上列队站好并整齐地垂下来,像一帘幽梦。

    正忙不迭赶路,突然被路中间一坨异物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青长尾猴入定似的坐在地上看我们,看了几秒功夫,或许觉得实在没什么好玩的,就自顾自慢腾腾地向树上爬去。据说青猴不仅吃果实和叶子,还生吃黏糊糊的蜗牛。青猴社会男女不平等,小雌猴长大后可以留下,雄性却只能去别的群体称霸。所以一般一群里只有一只雄性。

    我和队友正在前边走得欢,忽然发现好几把“白毛刷子”坐在高高的树上,有几只还在树杈间飞来飞去,好找到合适的角度看我们。这是非洲以美貌著称的黑白疣猴,它们背上和尾上的白毛长得惊人,从树枝上垂下来,特别潇洒。它们都是大嗓门,尤其是母猴保护小猴子的时候,从不吝吼破喉咙。疣猴没有大拇指其实也不是没有,只是退化成一个突起,这也是它们名字Colobus的含义,这个词源自希腊语,本意就是“残疾的”。疣猴不像青猴,不爱下地,只蹲在树上吃叶子。
, http://www.100md.com
    说曹操,曹操到。一只没有房子的鼻涕虫正在路边闪闪发光中国人称其蛞蝓。它们亮亮的身体,摸起来肉肉的,还有点黏滑。这虫子基本是水做的,就是靠着黏液来保存水分。蛞蝓看似蜗牛,在发育过程中也确实和蜗牛一样,经历了身体内180度的扭曲,可长大后终于想通了一些,至少表面基本回复两侧对称。

    在密林里看不出外面是晴还是阴,突然隐隐约约听到雷阵雨的声音。再往前走,高大的树木在很短的高度内被松柏替代。突然峰回路转,天空豁然打开,几座木屋映入眼帘。这时我们才恍然意识到,不知不觉上到2700米。对森林,仍意犹未尽,哪知道第二天,大山将以另一副面貌示人。

    高山花海

    雨像水龙头开闸,浇了一夜。日出前,水龙头突然拧上了。树梢、房檐、木栏杆,到处都挂着大颗水滴,反射出一个个亮晶晶的世界。

    走出营地,钻入密林不如说是钻出密林。热带丛林在2800米左右戛然而止,只剩下少数矮树,树挂由于缺水而发白,乱蓬蓬地缠满树枝,好像要抓住最后的机会攀附空中领地。
, 百拇医药
    走不多一会儿,矮树也消失了,茁壮的羊茅属草本植物好不容易从树木的阴影中解放,贪婪地吞噬地表的空间。好在这种景象只是暂时的。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已彻底走出热带丛林,步入灌丛和花海。

    有种玄参科的小花长得特别可爱,不仅由于它们白得透明的花瓣上的一抹橘色,更可看的地方在于,玄参科一般是二唇形,比如同为这一科的金鱼草,但是这种小花只有上唇,没有下唇,雄蕊可怜兮兮地悬在外边。

    肯尼亚飞廉开花,茎杆上端像顶着几颗蓝刺球,它属于菊科。上学的时候,植物老师感叹,菊科植物最厉害,它们是演化史中很年轻的一个科,其成员形态变化多端,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境。后来去到很多地方,果真看到菊科植物的身影无处不在。大自然并不平等,不是所有科都演化出了适应高山气候的物种,据统计,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高等植物有几千种,分属于100个科,其中菊科是当之无愧的大户。

    瞅,这又是一种梳黄菊,灿烂地开了一路。菊科植物再怎么变,从那盘状的花冠总能认出它来。有时,另一种菊科植物同梳黄菊长在一起,白白的躯干,花朵更白,二者身高胖瘦差不多,让人错觉真是相互依赖的姐妹花。这种花有一个美丽名字永久花。这种蜡菊属的植物顽强无比,得名就是因为花开久久不败。据说,有人曾经在海拔5600多米看到过这种花。
, 百拇医药
    在这遍地小花的山坡上,一丛灌木上大大的白花特别显眼,是山龙眼科的海神花。这一物种专门生长在海拔3000~3800米,凭着自己明亮的颜色和显著的体积,靠太阳鸟传播花粉。

    没有了高树的掩护,胆小的猴子和怕晒的蜗牛理当不多见。一不留神,突然发觉一只灰突突的满身疙瘩的小变色龙钻到草里去了。走的匆忙,只见背影,好似如临大敌,风度尽失。

    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继续变矮,偶尔有个猪屎豆都算高的。

    草甸之间,突见几根1米多高的“巨柱”挺立,就像守卫的士兵。来乞力马扎罗山,如果你来只能记得两种植物,这罕见的半边莲一定是其中之一。高山上丰富的阳光和水分让植物茁壮成长,可这里的植物如果对夜晚的寒冷掉以轻心的话,就别想继续享受第二天的阳光了。植物最脆弱的部分是花朵。巨大的半边莲有解决办法,它们的花蜷缩在苞片内侧,这些小苞片在夜间会折叠起来,再片片相扣,把花芽好好地盖紧,让它们不受低温的伤害;另外,它的卷叶还能分泌黏液,液体比热大于空气,散热慢,也能保护花芽。

    其实,另一种类似的植物木本千里光,才真正让我们惊叹:它们有巨人的身材和气魄,四周云雾缭绕,像是阿凡达的魔幻世界。 木本千里光也是菊科的成员,能长到5米高。上面不断发新叶,下面的卷叶依次凋亡却多年不落,像一圈圈给茎添加的衣服,保证中心的运输组织暖暖和和。它只生长在3500~4000米左右,因此,看到这些植物,登山者就能知道自己所在的海拔高度。, http://www.100md.com(刘旸)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