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年第7期
编号:12742300
紫阳街 纵贯千年台州府(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日 《百科知识》 2013年第7期
     浙江省台州市的紫阳古街是一条宋街,位于临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江南长城景区。紫阳古街因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它全长1080米,宽4~5米,南北走向,贯穿古城区,是目前国内最长、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历史古街区,也是千年台州府所在地的台州府街。在这条古老的紫阳街,不仅能看到宋代留下来的街巷模式,还能看到清代人经营过的老店。紫阳古街宛如一条古色古香的彩带,漫漫千余米,贯穿着古城南北;又像一部丰富翔实的史书,记录着台州古城千百年的沧桑……

    台州府历经1300年,紫阳古街一直是台州府的主街道,也是古城早先最长最繁华的商贸街,素有“台州府街”之誉。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修《临海县志稿》绘制的《临海县治附郭图》上,没有关于这条街街名的记载,而是按照古迹、人名、地名称呼这条街的所在地。当时,人们称街的北端为黄坊桥,南头是揽秀楼,中间地段,从北至南依次有紫阳宫、一洞天、奉仙坊、十字街口、迎仙坊、白塔桥头、方一仁、德清巷口、牌门周、腊巷口、安乐天、炭行街等50多处地名。1951年,临海县人民政府将其定名为解放街。1994年1月4日,临海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这里冠名为紫阳街。
, http://www.100md.com
    紫阳街及周边街巷历代名人辈出,除紫阳真人外,还有陈涵辉、王观澜等。有的名人故居及遗迹至今尚在,像曾官至礼、兵二部尚书,他们与徐霞客结为挚友,并为其题写《墓铭志》,还有“生为大明人,死作大明鬼”的忠臣志士陈涵辉故居;为明代进士陈员韬、陈选和举人陈英三人而建的三大夫坊;此外,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跟随毛泽东参加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运动,曾经担任国家农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王观澜故居。住在紫阳街371号的戴祖淼家庭,是上海世博会浙江馆“最浙江”的6户家庭之一,这所住宅已有200多年历史,木楼梯、木扶手、木地板、木墙壁……古老的居住环境让人体会到当年的清代营造。

    冠名紫阳街其实是为了纪念南宗始祖张伯端。他号紫阳,在中国道教史上有极高地位。这位紫阳真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生前居住于临海城关樱珠巷。他所著《悟真篇》,倡导以道教内丹为中心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学说。《西游记》第69回到第71回,还讲述了紫阳真人救朱紫国金圣皇后的故事。

    唐宋石板路 明清紫阳井
, http://www.100md.com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紫阳街南起兴善门,北至广文路。 漫步紫阳街,从南到北,街上古迹,信步可数,引人探寻。紫阳街的路面全由一块块青石板铺就,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岁月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历史的沧桑和小城故事遗留在老屋起翘蜕皮的墙面上,遗留在高高挑起的飞檐上。沿街两侧商铺林立,百年老店鳞次栉比,热闹繁荣。古街的老井小巷、青砖黛瓦,板壁上斑驳的漆窗,檐阶下的石条、竹椅,临街的老店铺,石板巷里传出的闲适悠长的叫卖声,早已融为一体,成为紫阳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贯通古城南北的紫阳街呈北高南低之势,北端连接北固山,毗邻台州府衙遗址,南端出城门即为灵江,是古时临海通向外海和运河的主要水运交通要道。

    紫阳街北端北固山的郑广文祠,始建于唐广德二年(764年),是为纪念唐代郑虔在台州开创了文教之先河而立。郑虔因诗、书、画并妙,被唐玄宗誉为“郑虔三绝”,如今成为临海古城文化源流的缩影。

    紫阳街南端,位于巾子山麓、古城墙边的龙兴寺。龙兴寺为台州之首寺。自唐以来,寺僧思托六随鉴真东渡弘法,讲说天台宗义。日僧最澄入唐求学,久驻龙兴寺,研习天台教观,抄录经文,并授菩萨戒,回国后创立日本天台宗教。
, http://www.100md.com
    紫阳街上有紫阳桥和紫阳坊,有紫阳故里和紫阳宫的遗址,还有清雍正皇帝亲自撰书的紫阳道观御碑。紫阳街上的五凤坊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举人吴执御、彭世焕、王如春、章应科、徐子瑜5人而立,至今已400多年,遗址尚在。

    水井是紫阳街的一大特色。古井在这条街上,起到保障人们生活用水和用于防火的双重功效。紫阳街两旁的众多古井分别建于宋、元、明、清、民国等历史时期,历经风雨。水井布局合理,深度不同,一般在3~5米,味道甘甜,水色明净,冬暖夏凉,哺育了一代代人。历代紫阳街的居民也爱井如命,非常注意维护井水的卫生,做到井上有圈、圈上有盖、盖边有锁。

    在街边众多古井中,最著名的要数紫阳井和千佛井。其中,尤以千佛井(双眼井)名声最大,传说最多。相传当地人在巾山建了一座千佛塔后,为了阴阳相对,才建千佛井,井壁有千尊佛像。巾山上建双塔后,尚有“火神”不断出现。为镇住“火神”,在千佛井上加圈,成为“双眼井”,达到“以水克火”,保一方平安。用现在的观点看,水能灭火,所以古井除了供居民们的生活用水外,还担负着消防的功能。
, http://www.100md.com
    紫阳井则为纪念紫阳真人而建,坐落于现今的樱珠巷9号对面。至今,人们仍在使用这口井洗衣、洗菜。

    一直以来,紫阳街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靠这些井水。虽说现在装了自来水,可是除了吃饭、烧开水,其他的像淘米洗菜、洗衣服、冲刷地板,等等,人们还是喜欢用古井水。居民们说,用井水洗出来的衣服鲜亮、不发黄,家里的洗衣机一年也就用上个几次,除了洗被单、被套等大件,基本派不上用场。

    防火墙灭火 奉仙坊迎仙

    光阴荏苒,静静隐现在新城一隅的紫阳街区,完全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坊巷格局,房屋和街面店铺依旧保留着宋代的遗风和明清的面貌,街旁房屋一般以二层居多,局部三层,错落有致。有的房子有下檐,有的房子有栏杆,布局得当,前店后坊,中间客堂,楼上卧房。古代建筑,百姓从“福”“运”“平安”方面考虑较多,采用一些花鸟鱼虫等装饰,喻意平安幸福,紫阳街的房子也不例外,特别的是,那里房屋的柱头、门上采用木雕、灰雕、石雕的三雕结合,那一砖一瓦、一门一窗、一墙一隅,幽静婉约,尽显典型的江南风格。

    为了防火,人们在紫阳街上修建了防火墙。这种防火墙被称作“坊”。紫阳街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堵大块青砖砌成的坊墙,坊墙高10多米,宽近20米,拱门高3米多。坊门的额头刻着悟真坊、奉仙坊、迎仙坊、清河坊、永靖坊,字体遒劲有力。这些“坊”既是人行、马车道,又是防火墙和地名。相传“奉仙坊”说的是仙人在此地修心养性,这里是百姓供奉过仙人的地方,故而取名奉仙坊。“迎仙坊”则是另一种传说了,临海是块风水宝地,百姓安康,生活幸福美满,不少仙人下凡到临海来,为迎接“仙人”,才建了“迎仙坊”。这些坊名传说与各路“仙人”有关,但确切的说法是与紫阳真人有关,迎仙坊、奉仙坊、悟真坊等都是古人为纪念紫阳真人而取的名字。, 百拇医药(一容)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