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21
编号:13712537
千年古镇(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日 《百科知识》 201321
     重庆彭水县东北部有一处悠闲安然的古镇,它北靠严家山,南依凤凰山,东与伏牛山相接,后江河、中井河、后灶河于此交汇形成郁江,随之一路向东汇入乌江。这里是汉族、苗族、土家族多民族的共同家园——郁山镇。且不说古代“路途阔远,亦无馆舍,凡至宿泊,多倚溪岩。就水造食,钻木出火”是行旅郁山的真实写照,即便对于今天的游客来说,深处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腹地的郁山,总难免有偏远、封闭之感。人们或多或少会有宋代《方舆胜览》关于此地“人户星居,道路崎岖,多阻崖壁。行处则跣足露头,契约则结绳记事”的印象。

    但“蛮獠杂混,号为难治”的郁山却因“控楚连黔,地拥围之闲;抚苗绥汉,江翻溪洞之涛”之势,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商至春秋它为廪君氏所据,习染强悍的巴国之风;战国归楚,尽得楚地之韵;秦属黔中郡,首开黔中文明。西汉建元元年置涪陵县,隋代开皇年间置彭水县,北宋绍定元年彭水升至绍庆府,直至明洪武四年废绍庆府,期间县(府)治均设郁山。此地商业繁荣,战国时楚人运盐以获利;宋代,这里便形成“市麝脐”“市蜂蜡”等专业市场;清时郁山“舟楫往来,商贾辐辏,百货云集,盐、茶、油、漆诸物转运各地,而楚、黔、闽、粤、江右等省,俱通商贩焉”。
, http://www.100md.com
    这里“山水千万绕”“歌停樽板舞停鸾”,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这里“维黔中之古郡,接湖右之要区”,大唐4位太子和两位重臣至此流放,厚重的历史传承与独特的地域文化叠加而生。步入郁山,但见镇中大街石板铺地、绿树成荫,汉族的走马转角楼、土家人的高墙大院扑面而来,依山势错落分布的苗家吊脚楼抬眼可见,偶尔看到几处高耸的风火墙残壁,据说是九宫十八庙的遗存。

    有“盐”在先的上古之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盐的开发利用与早期聚落形成、民族迁徙、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探讨早期人类活动及人地关系时,盐的重要性应与温度气候、食物来源、地理环境等同列。郁山较周围地区更早开发正是源于盐,史载“彭水县有盐泉,有左右盐官收其课。”据李小波先生研究,由于乌江及其支流的强烈下切,郁山后灶河与中井河一带形成了埋藏浅、天然外露的盐矿。多数盐泉从这两条小河沿岸崖壁缝隙中溢出,形成飞瀑从空中泻下的景观。《清同治·彭水县志》中记载:“飞井在郁镇北四五里伏牛山之右,水从石壁中飞出,下以船盛之”,这就是“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飞水井盐泉。如此简单易得的食盐资源,自然对早期先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 百拇医药
    最早聚集在这里的是巴人,据《华阳国志·巴国志》载,巴人起源于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县境内)。在其祖先“廪君”的率领下,巴人迁移至彭水一带,迁徙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为了夺取郁山的盐泉。《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乃乘土船 ,从夷水至盐阳 。盐水有神女 ,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 ,盐神暮辄来取宿 ,旦即化为虫 ,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暝。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得鱼盐之利的巴人从此有了生存壮大的资本,发展为夏商时期西南颇有影响的地方力量。

    郁山不仅产盐,还盛产丹砂。丹砂为矿物染料,其色鲜红而特久,丹砂炼成的水银为传统的尸体防腐剂,因此是古代道家炼丹的最佳原料。《史记·货殖列传》就记述了一位在郁山经营丹砂而富家一方的传奇女性“寡妇清”:“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这位被誉为“中国历史首位女企业家”的女性不但得到了秦始皇的礼遇,而且还名垂青史,不得不说是郁山富有的资源成就了她。当然,为获取郁山的盐矿和丹砂,战国时楚、蜀为争夺郁山曾发生多次战争,郁山则在这段刀光剑影的历史中不断壮大,成为地区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
, http://www.100md.com
    “从煮盐、采丹、聚集人口,开发地方产业,到疏通水道运输,便是郁山地区文化的特点。”汉代以前,郁山盐多用天然盐泉——分水井卤水煎制,未凿卤井。从汉代开始较大规模生产食盐后,原有露天盐泉不敷生产需要,开始凿井寻卤,建成鸡鸣、老郁、伏鸩3口卤井,制盐规模大为增加,“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此后,或新凿或重建共形成19口卤井,形成了“万灶盐烟,郁江不夜天”的壮观场面。因盐利而聚众,聚众而成邑。郁山的快速发展使得涪陵(今彭水县)成为乌江流域最早设县的地区,到西晋时期,据《晋书·地理志》载,涪陵郡的人口数量比整个巴郡还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案例出现了。东汉末年巴郡郡守但望以“土界遐远,令尉不能穷诘奸凶”为由,请求汉恒帝将巴郡“分为二郡”,还言辞切切地说到“臣虽贪大郡以自优假,不忍小民颙颙蔽隔,谨具以闻”,大意是自己辖区治安差强人意,缉凶时又因管辖范围太大而难以成功,所以请求将郡一分为二。汉献帝初平元年,“涪陵谢本白璋,求以丹兴、汉发(今郁山)二县为郡”终于被批准。这个由郡守自下而上主动要求分郡的事件被称为“巴郡分化”。从表面看,分郡是因为区域过大、管理不便,实际上是以郁山等盐业产地为中心、长期以来形成的强大的地方势力,在汉末时局动荡、群雄并起之时,胁迫郡太守接受的既成事实。而“巴郡分化”的结果则又形成今天重庆、湖北、贵州相连地区的行政版图,可见郁山盐业对城镇崛起的深远影响。

    贬谪“山谷”的精神家园

    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四月二十三日,初夏的摩围山郁郁葱葱,郁江上依旧帆影相连、一片繁忙。而镇中的开元寺早已打扫干净,此刻正钟鼓齐鸣的迎接一位远方到来的贵宾,来者是被贬谪的朝廷校书郎、自号“山谷道人”的黄庭坚。这位以诗词、书法名满天下,被苏轼赞誉为“学问文章,天成性得”“藻万物以妙语,而应手生春”的文化巨匠,因先年担任《神宗实录》检讨官时上书“实录院所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诋熙宁以来政事,乞重行窜黜”而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从此与彭水郁山结缘3年。, 百拇医药(刘小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