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013554
雄鸡“颜值”大比拼(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1期
     分布于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大眼斑雉在体形上与凤头眼斑雉相似,但由于拥有一些艷丽的小装饰,因此显得更为漂亮,如头顶和羽冠黑色,脸和颈部都是天蓝色,上胸多了一抹赤红色。尤为奇特的是,其眼状斑在内侧飞羽上整齐地排成一列,这也是它的名称的由来。

    9.刚果孔雀

    刚果孔雀分布于非洲的扎伊尔,是唯一分布在亚洲之外的鸡类。虽然顶着“孔雀”之名,它却没有漂亮的尾屏,而且体型也较小一些。不过,其鲜艳的羽色倒是很像一个去掉尾屏的蓝孔雀和绿孔雀的集合体:冠羽、上体和翅膀像绿孔雀,颈部、胸部闪耀亮蓝色的光泽,只有颈部别具一格的鲜红色大“项圈”是其独有的标志。值得一提的是,上身为绿色、下身主要为赤褐色的雌刚果孔雀也很漂亮,头顶还有栗褐色的冠羽。不过,从身体上金属光泽的丰富程度来说,仍旧是雄刚果孔雀更胜一筹。

    10.彩雉

    栖息在喜玛拉雅山南麓一带的彩雉,看上去似乎“图有虚名”,除了褐色的羽冠、“红脸蛋”,身体上的羽毛与它的名字很不相称,在布满黑色条纹和斑点的淡皮黄色羽毛上几乎没有什么靓丽丰富的色彩,只有长达半米左右的中央尾羽与长尾雉、环颈雉等有得一拼。

    11.血雉

    血雉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至祁连山、秦岭一带,国外仅见于与我国相邻的喜马拉雅山南麓一带。雄鸡除了有羽冠和一个黑圈所包围的“红脸蛋”之外,布满细细斑纹的灰色体羽似乎没有多少值得炫耀的地方,但它有两点独特之处:一个就是下胸和两胁的鲜草绿色柳叶状羽毛;另一个就是在翅膀尖端、尾羽边缘以及尾下覆羽上零星地散布着一些如鲜血般的绯红色羽毛,再配上它的红脸、红脚,血雉之名并不虚传。

    12.勺鸡

    勺鸡有比血雉更为明显的发达羽冠,身上也大都为以紫灰色为主的矛状羽,加上黑色的纵纹,显得比较斑驳。亮丽的色彩一个是在头部,呈金属暗绿色,另一个是下体,为棕栗色。它两侧耳羽下各有一块白斑,这也许就是“勺鸡”这个奇特名字的由来。仔细端详,如果其冠羽为勺字上面的一撇,身体为横折弯勾,而那个漂亮的白色斑点,正好就是中间的一点。勺鸡的分布呈东西两段,西段完全在国外,包括从阿富汗至尼泊尔的狭长地带,东段在我国境内华北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两段之间不连续,而且在各段中也呈现不连续分布。

    13.角雉

    角雉是最奇特的鸡类,根据雄鸡的特点,分为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红腹角雉和黄腹角雉5种。雄鸡的羽色均十分艳丽,体羽大都具有鲜亮的红色,在羽冠两侧长着一对天蓝色的肉质角,精巧而美丽,这就是“角雉”名称的由来。此外,在项下还生有一块图案奇特的帏状肉裙,肉裙的图案在各种中均不相同,色彩绚丽而富于变幻。

    其中,最为美丽的是红腹角雉,肉裙两边分别有8个镶着白边的鲜红色斑块,中间在黑色的衬底上散布着许多天蓝色的斑点,有人说这些斑点很像草书的“寿”字,所以又称它为“寿鸡”,视其为长寿和好运的象征。红腹角雉分布在我国西南至华南一带,以及印度、缅甸和越南临近我国的地区。雄鸡身体上布满了圆圆的灰色眼状斑,就像是红色的锦缎上撒满了大大小小的珍珠。与其相似的为灰腹角雉,但其腹部有大片的烟灰色,在国内分布于西藏和云南,在国外分布于相邻的印度、缅甸和不丹。红胸角雉的羽色比它们更加红艳,只是“珍珠”都比较小一些,在我国也见于西藏和云南,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和不丹。黑头角雉体羽大都为灰黑色,杂以白色圆形斑点,围绕颈部有一圈艳丽的红色羽毛。它在我国仅记录于西藏西部的狮泉河流域,在国外见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

    黄腹角雉因雄鸡下体几乎为纯黄色而得名,它的上体由于密布大个皮黄色卵圆形斑点,反而使栗红色的底色变得斑驳。它是我国特产,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等地。黄腹角雉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吐绶鸟”,唐朝诗人刘禹锡赞其“越山有鸟翔寥廓,嗉中天绶光若若。越人偶见而奇之,因名吐绶江南知”。

    14.虹雉

    虹雉,这一美妙的名字就已经说明了雄鸡羽毛上一定有梦幻般绚丽的色彩,事实也的确如此,它们全身的羽毛都闪耀着彩虹般的金属光泽。虹雉共有3种,即棕尾虹雉、白尾梢虹雉和绿尾虹雉,因其尾羽颜色的不同而得名。拥有棕红色尾羽的棕尾虹雉最漂亮,又被叫作“九色鸟”,头顶生有一簇特别延长的蓝绿色羽冠,羽端呈匙状,甚为奇特。它在国内分布于西藏,在国外分布于南亚各国。白尾梢虹雉尾羽也是棕红色,但有一个宽阔的白色端斑,羽冠短而卷曲,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以及印度东北部和缅甸东北部。绿尾虹雉是我国的特产,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一带。雄鸡的尾羽为闪亮的金属蓝绿色。

    虹雉都是典型的高山鸡类,生活在海拔2500~4500米之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能在飞行时借助气流向上的托举之力,自低处向高空盘旋翱翔,这种现象在其他鸡类中是少见的。正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

    15.锦鸡

    锦鸡共有两种,雄鸡的羽色美妙绝伦,堪称鸡类中最富丽堂皇的种类。

    白腹锦鸡雄鸡的头、顶、背、胸等均为翠绿色,散发出金属光泽;头上有一绺发状羽形成的紫红色羽冠,像“小辫”一样,披散在后颈;颈部由白色镶黑边的羽毛形成翎领,像披肩一样围着头和颈部;下背和腰部是明黄色,往下转朱红色;腹部银白色;尾羽银灰色,具黑白相杂的云状斑纹和横斑。当它拖着光亮似锦的长尾,在丛林中轻盈袅娜地奔走时,很是惹人喜爱。它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在国外仅见于缅甸北部。

    红腹锦鸡又名金鸡,如果说白腹锦鸡的羽色是淡雅清秀,它则是彩色斑斓,显出一种华贵的风采。雄鸡有金黄色的丝状羽冠,散披在颈上;脸、颏、喉及前颈均为锈红色;后颈围以橙褐色镶有黑色细边的披肩,闪耀着光辉;上背浓绿色,下背和腰金黄色,下体深红色,长长的黑褐色尾羽上布满桂黄色斑点。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俱全,光彩夺目。它是我国的特产,分布于从我国中部至西南一带,其中以陕西宝鸡附近的秦岭山脉为多,“宝鸡”这个地名的由来即因盛产红腹锦鸡之故。

    向雌鸡求爱时,雄锦鸡不遗余力地卖弄它的一身“打扮”。它身上华丽的羽毛都向外蓬松,彩色的披肩羽盖住了头部,很像抖开的折扇。靠近雌鸡的翅膀稍稍压低,另一侧的翅膀向上高高翘起,翅膀上和背、腰上的五彩斑斓的羽毛都展现在雌鸡面前,尾巴也随着倾斜过来,使美丽的尾羽和尾上的覆羽显得十分明亮,双眼目不转睛,紧盯着雌鸡的一举一动,向它脉脉传情。这时,雌鸡已被雄鸡绚丽的羽毛和一系列炫耀动作搞得眼花缭乱,不时地发出“咝咝”的艳羡声,似乎在说:“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16.马鸡

    马鸡的美丽驰名中外,在世界雉类协会(WPA)的会徽上就有它昂首挺立的图案。马鸡共有4种,即分布于青藏高原一带的白马鸡、分布于西北一带的蓝马鸡、分布于华北的褐马鸡和分布于西藏南部的藏马鸡,其中前三种是根据其体羽的主要颜色而得名,后一种体羽介于白马鸡和蓝马鸡之间,为蓝灰色。它们都是我国的特产种。

    马鸡的头顶被以黑色的软而卷曲的如绒短羽,绯红色的脸庞上满布疣状突起,格外醒目。耳羽后面生有两簇白色羽毛向头后伸出,好像两只犄角,又宛如被微风轻轻掠起的围巾,所以它们也被称为“角鸡”或“耳鸡”。更为奇妙的是它们的尾羽,长长的两对中央尾羽比最外侧尾羽长一倍左右,并向体后高高翘起,柔软而细密的羽支披散下垂,就像蓬松的马尾,样子十分别致。当它们在林间疾跑时,远远看去就好像一群奔马,因而称之为“马鸡”。

    从上面有趣的雄鸡“颜值”比拼中可以看出,我国是野生鸡类最为丰富的国家,种数居世界第一位,还有很多著名的珍稀特产。它们不仅在自然界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大多具有雄健优美的体态、五彩缤纷的艳丽羽毛和丰富多彩的求偶炫耀行为,在雄鸡的“颜值”方面总体上也比只栖息在其他国家的种类略胜一筹。因此,我国当仁不让地成为野生鸡类王国。

    【责任编辑】庞 云 (李湘涛)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