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8
编号:13485226
从东方扇子到世界风潮——扇子旅行记(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5日 《百科知识》 20208
     汴梁城里的日本风

    折扇,顾名思义,就是可展开又可折叠收纳的扇子。从制作工艺来看,先将数根扇骨固定于一点,再于骨上敷贴扇面(以纸面为主),通常由左至右摊开,收纳后则反向束起。因其展合时形似蝙蝠展翅,所以最早有“蝙蝠扇”之名,后也称“聚头扇”“撒扇”等。折扇不是中国原产,而是从日本旅行而来。《宋史·外国传七·日本》记载,日本僧人喜因于端拱元年(988)来到汴梁,带来的贡品中就有折扇:“又别启,贡佛经,纳青木函……又金银莳绘扇筥一合,纳桧扇二十枚、蝙蝠扇二枚。”这两枚蝙蝠扇是否在汴梁城中使用过,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新奇的设计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自此开始,中国文献里与“倭扇”“折扇”有关的记录多了起来。

    折扇到中国之前,很有可能先旅行到朝鲜半岛。北宋宣和五年(1123)二月,高丽国睿宗王俣去世,国信使提辖官徐兢等前往吊唁。次年六月,回国后的徐兢完成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记载了他出访高丽时的所见所闻,卷二十九《供张二》中记载说:“(高丽国)画折扇,金银涂饰,复绘其国山林、人马、女子之形,高丽人不能之,云是日本所作。观其所馈(绘)衣物,信然。”依照徐兢的观察和描述,虽然当时朝鲜半岛已经有了在折扇上作画的工艺,但这种工艺为临摹,原版来自日本。
, 百拇医药
    著名的画史评论家、太原人郭若虚(约1041~1098)在其《图画见闻志·高丽国》卷六有过类似的记录:“彼(高丽国)使人每至中国,或用摺叠扇为私覿物(贡品),其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近岁尤秘惜,典客者盖希得之。”几乎是在同一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辙(1039~1112)写过一首名为《杨主簿日本扇》的小诗,诗曰:“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诗文虽未言及“折扇”,却反复提到日本,说明这一贡品的确引发了当时文人们的关注。

    当然也有人认为,折扇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是从中国传播到日本的。不过此类观点缺乏历史文献和考古文物的支持。沈从文先生在《扇子史话》中考证说:“有画面的传世实物折扇,两宋总计不到十件,元代更少”,原因可能是“折扇只充当执事仆从手中物,还不曾为文人雅士所赏玩,因而尚未成为书画家染翰挥毫的对象”。事实上,折扇的制作反映着收纳和隐藏的思维,这与古代日本人居家空间偏小、生活用品需折叠以节省空间的习惯也有关系。另据台湾学者谢休容的研究:“在日文中,汉字‘扇子’(せんす)或‘扇’(おうき)指的都是折扇,不同于中文‘扇’原指的团扇,足见两国扇史的差异。”
, http://www.100md.com
    清代高浮雕檀香骨贴象牙彩绘人物折扇

    实际上,折扇到明代才开始完全旅行至中国的大江南北,在这之前,折扇可能只在汴梁等地掀起过一个很小的风潮。明代浙江德清文人陈霆(1477~1550)在《两山墨谈》卷十八中说:“宋元以前中国未有折扇之制,元初东南夷使者持聚头扇,当时讥笑之。我朝永乐初始有持者,然特仆隶下人用,以便事人焉耳。至倭国以充贡,朝廷以遍赐群臣,内府又仿其制以供赐予,于是天下遂遍用,而古团扇则惟江南之妇人犹有其制,今持者亦鲜矣。”

    折扇虽自日本旅行而来,但却在中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中国人将倭扇原有的8根或12根扇骨改良为16根扇骨,确保扇面展开可以达到180度。更大的扇面,也更适合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全面展示和绽放。

    远行欧洲的中国扇

    从纬度上看,欧洲相对中国更靠北,一年中炎热的时光并不长久,扇子的需求自然也不及中国高。但自14世纪开始,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一些精美的中国扇子开始登陆欧洲,成为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手中的珍奇之物。在16世纪的欧洲宫廷绘画中,中国扇子的身影越来越多。如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皇后凯瑟琳·德·梅第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的王后安妮等,都有手持中国羽毛团扇的画像存世。
, http://www.100md.com
    1644年明亡清兴,但自明代中期以来就流行的折扇文化得到保留和延续。整个清代,折扇得到极大发展,它不仅是一种生风取凉的工具,更成为一种艺术品,一种身份、地位和品位的象征。这一时期,从文人书画扇的主流中还分化出黑纸扇、香木扇等多种工艺扇。尽管明清均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折扇还是通过广州、澳门等口岸流传到欧洲。

    从时间上看,欧洲扇子文化的全面兴盛要到17世纪。那时,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的商人借助在亚洲建立的殖民地和商业网点,源源不断地从中国进口扇子到欧洲。有了16世纪贵族女性们的引领,扇子得以在欧洲长久风行。这种充满神秘东方韵味的“海外稀奇之物”,很长时间内都是时尚和身份的象征。除了大量进口,中国扇子的到来也刺激了欧洲制扇手工业的发展。欧洲人通过自己的手工技术,力图制作出中国风貌的扇子。1673年,法国率先建立起专业的制扇行业协会,80年后的1753年,这个协会的作坊数量从60家增加到了150家。鉴于制扇的丰厚利润,英国也不甘落后,1709年,英国政府在安妮女王的特许下,也于伦敦创立制扇名家协会,以提高制扇工艺和保护国内的制扇产业。
, 百拇医药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持羽毛扇的画像

    不过,即便欧洲已经有了自己的制扇产业,但他们从未中断过中国(后来也包括日本、朝鲜)扇子的进口。根据英国学者卡尔·克罗斯曼在《中国贸易中的装饰艺术品》一书的研究,18世纪末期,欧洲客户偏向素淡典雅的品味,来自中国的那些以雕刻繁复细致著称的象牙与雕漆的扇子特别受欢迎。一时间,来自欧洲的扇子订单源源不绝,数以万计的中国扇子在华美的包装之中,骄傲自豪地乘着大船漂洋过海去欧洲旅行。许多富有的欧洲家族更向中国订制许多家族徽章式样的设计,以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需求。直到19世纪初,折扇仍然是中国主要外销的手工艺品。

    有趣的是,在中国大多是男人使用折扇,但跨越大洋来到欧洲之后,折扇大都成为女性的专属用品。近些年来,再现欧洲中世纪宫廷景象的电视剧越来越多,《白公主》《凯瑟琳大帝》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这些剧集中,无论其情节如何跌宕、剧中人的服装如何繁复华美、发式如何惊奇夸张,但女主们的手中总离不开那个华丽配饰—折扇。对于欧洲宫廷女性来说,华美的扇子不仅解决了社交场合两手空空引发的尴尬,而且能在恰当的时间遮挡自己的表情,确保自己更加含蓄和优雅。据说,19世纪巴黎最受推崇的制扇匠比尔·迪韦勒鲁瓦还根据上流社会社交场的规则,整理创制出一本名曰《扇语》的小册子,册子图文并茂,内容是教女士如何结合折扇的使用表达自己的心声。

    时至今日,欧美国家已拥有独树一帜的制扇工艺,制扇产业更是方兴未艾。如成立于1827年的巴黎扇子制造企业杜韦罗洛伊公司,至今仍坚持纯手工制扇,近兩百年来,其所产扇子一直是欧美时尚界和奢侈品界追逐的热点。有趣的是,尽管西方世界早已从模仿中国、仿造东方扇子的阶段中挣脱,但在欧美文化界,不管哪里生产的扇子,人们都将其归为东方的艺术。一把东方扇子的旅行,就这样改变了世界的风潮。, 百拇医药(刘小方)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