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2年第9期
编号:12249737
清华池的坚守与新生(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2年第9期
     “治脚病就去清华池”,在北京城,提起清华池,老北京人都有共识,有的甚至一家三代都光顾过这家百年老店。“一招鲜”的绝活,使清华池的修脚技艺自成一家,脚病治疗也成为其特色服务。

    作为京城一绝,清华池的修脚服务从最初服务于贵族,到今天走入寻常百姓家,历经百年,在为普通百姓解除脚病痛苦的同时,结合养足、美足而形成三足鼎立,成就了京城特有的“足文化”。如今,清华池每天顾客盈门,其中八成是回头客。这些念着清华池的回头客,验证了百年老店的丰富人脉。而品牌的创新性运作,正是清华池屹立于品牌之林的关键。

    温馨服务动人心

    单说清华池服务环境的温馨、舒适,只要顾客一踏入清华池,很快就能感受得到。

    清华池每天顾客八九百人,很多顾客都要排队等候服务,但进入清华池却看不到前拥后挤站着排队的现象。不管顾客什么时候走进清华池享受服务,首先都要取号排队。清华池的取号机,功能齐备,不仅是一部简单的排队取号机,解决顾客排队、等候、拥挤和混乱等现象,营造舒适、公平、友好的等候环境,还包含了一部分医院挂号的功能,顾客可以在取号机上选择自己信赖的技师。
, 百拇医药
    在取号机旁边,是柔软、舒适的沙发,供顾客休息。清华池有很多老年顾客,对于他们来说,在等待的间隙,或斜倚在沙发上打个盹,或伸展、活动下腿脚,或与其他顾客谈谈京城的文化等等,都是其等候期间不错的选择。

    这些老年人很多是几代人都在清华池修脚,看到有记者采访,一位老人不禁竖起手指夸赞道:“这儿技术好、服务好、环境好,来修一次脚,通体都舒服。你们得多宣传宣传,让老百姓都知道有这么个地儿,可以修脚、治脚病。很多人不知道呀,有了脚病,也不知道上哪儿去。”

    而这也代表了清华池大多数顾客的心声,听到谈话,一位正躺着修脚垫的女士也加入了进来:“我在这办有卡,很方便,今儿经过就进来修一下脚。这和其他店不一样,为顾客考虑得很周到,像我比较胖,修好脚垫,起身就比较困难些。这儿的技师,都会帮忙扶一下。因为办有卡,随时都可以过来,不用回家取钱。我也去过其他地方,最后觉得还是这儿好,就又回来了。”

    历史悠久、物美价廉、工艺独特、可靠正宗、货真价实,这是老字号百年历史的积淀。而要想将品牌发扬光大,深入百姓心灵,还需要人性关怀,提供温馨、贴心的服务,清华池无疑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 百拇医药
    技能变化,添加现代医学元素

    走进清华池脚病治疗室,治疗椅一字排开,刀具按粗细整齐码放。灯下,修脚师傅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修脚刀在顾客的足上“精雕细刻”。不知不觉间,刀到病除。

    清华池的修脚师,能治脚病,有“妙手回春”的美誉,这和现代医疗技术融入传统修脚技艺密不可分。

    修脚这一行,起于明清时代。传统技艺由师教徒承,使用五种共15把刀具,运用独特的刀术:修治趾甲病变用抢、断、劈术,修治脚垫病变用片、起、撕术,除掉垫核、疔、胆、瘊子用挖和分技术。修脚人去除病变时,讲究在运刀时不能越出“青线”(病变界线),这样才能不伤及好肉,不出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国内医疗机构没有专门设立足医科,而现代生活方式和人们对穿鞋知识和质量认识的不够,使越来越多的人患了脚病。以北京为例,1300万人口中有30%的人患不同程度的脚病,但脚病治疗场所和专业修脚人员却非常匮乏。
, 百拇医药
    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清华池于上世纪50年代成立了京城乃至全国第一家脚病治疗室,并积极与中西医医疗技术相结合,由单纯的修脚逐渐变为脚病治疗,为患有脚垫、灰指甲、鸡眼、瘊子、脚胆等各种脚病的患者解除病痛。

    西医清毒、注射、切除、止血、包扎、针灸等现代医疗技术的的运用,起到了修治脚病的显著效果。这不但解决了京城修脚、治脚病的难题,而且使修脚这个结合祖国传统医术和刀术,治疗各种脚病与中医的针灸、推拿、拔罐一起被称为“国术”的独特传统行业,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2009年,清华池又将清宫脊椎疗法引入了清华池。该疗法由清淤血方、止痛方、活血方、止血方四组方剂组成,其神奇之处在于只出淤血和病灶,而不出新鲜血液。今年,修脚术和清宫脊椎疗法入选《北京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清华池设有专门的手术室、无菌室、贵宾室,按严格的卫生消毒标准,对患者泡脚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实行一客一换,修治刀具实行一客一消毒,让患者用着放心,治着安心。
, 百拇医药
    新理念育新气象

    “清华池的很多改良措施,都是清华池总经理曹东彬经过观察、体验后改进的……”谈及清华池的发展,清华池人常常会提及一些细节性的改良,在他们眼中,曹东彬是个细致而善于观察的管理者,他所做的细节上的改良为清华池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客流。

    “时代变化了,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了。我们要把预防交叉感染的意识,融进传统的修脚业。”通过细心观察,曹东彬找到了清华池脚病治疗的有效途径。

    清华池修脚虽然早就名声在外,但在曹东彬接掌清华池时,设备、条件和经营理念方面已经显出了不足。

    首先是脚病治疗室面积小,容纳的人员有限,北京城慕名而来的人,要排队等很长时间才能修得上脚。更甭说远郊区和外地的脚病患者了。看到这种情况,曹东彬利用现有条件,扩大脚病室治疗面积,达到每天接待顾客近千人。如今,清华池的营业面积已达8000平方米,脚病治疗中心也将开放式的治疗室增建为单室、雅座等多层次的治疗室,以适应不同脚病患者的需求。
, 百拇医药
    曹东彬上任不久,就请技师为他修了一次脚。“修完了脚倒是挺舒服,可把脚搁在支架上,真不好受。”原来,清华池过去一直用的是传统“脚架”。这种“脚架”就像街头修自行车轮子的支架,脚架上部呈“丫”字形。为了让修脚人更舒服些,师傅们在支架上缠了厚厚的布条。体验后,曹东彬下定决心要改良。

    受新式套装沙发的启发,曹东彬将“脚架”改成了“脚凳”,患者膝盖后边架在脚凳上,有了依托,就舒适多了。可是,用传统设备做惯了活儿的师傅们,并不欢迎,多数还在用传统“脚架”。得闲时,他跟修脚技师学修脚,发现师傅不用脚架自有原因。“老式的脚架和师傅坐的小板凳使修脚师做起活来动作很灵活。病人把脚放到新脚凳上,师傅干起活来‘坐立不安’。靠硬性规定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之后,他借鉴理发设备,让顾客坐沙发式躺椅,把脚凳订做成电动微调升降式,参考理发师剪头时的大工凳,换下修脚师的小板凳。这样一改,顾客和技师都舒服了,不用规定也都自觉用新设备。脚病治疗室也因此上了档次。, 百拇医药(万晓艳 苗小芹)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