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期
编号:12009632
社区慢病防治策略的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1年第1期
     二是错误的健康生活知识泛滥。目前各种保健的理论、保健的方法、保健的食品、保健的药品、保健的器械应有尽有,各自都认为找到了开启健康之门的金钥匙,夸大其辞,进行纯粹谋利的虚假宣传,或只是盲人摸象式的片面认识。老百姓无所适从,深受其害。而老百姓的期望是什么?老百姓的需要是什么?大家却少有分析、研究和关注,或只是把老百姓需要维护健康的消费简单地看成一种商机。结果是各唱各的腔,各打各的调,一片混乱。反映在需要医患相互配合去应对慢性疾病的流行时,信任不足、诚信不足,大家对正确的方法依从性很低,与“狼来了”的故事如出一辙。这是造成目前慢性病流行严峻,而对正确的理念依从性很差的另一深层原因,典型的例子是高血压“三高三低”的现象。要有效地防治危害性大、波及面广的慢性疾病,难度可想而知,拨乱反正必须要有统一的纲领、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路径,并且要有符合生命哲理的理论作为指导。

    三是现代医学模式还未在医疗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广泛应用。医学模式是人类获取健康和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现代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指南。按医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生物医学模式必须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而目前我们健康事业最具话语权的主力军侧重于医疗,追求的是医术的提高,与医学目标的实现有差距。现实的状况是临床医务人员还没有把治疗未病当成自己的事业,还无法实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医师应该追求的上医梦想。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现代医学更应追求一种“道”,而不仅仅是“术”,负有“道”义的临床医师,在可以预防的慢性疾病的防治方面应该站的更高,走的更远。然而,在目前防病治病制度的设计上,还无法让临床的医务工作者去主动地履行治疗未病之病的义务和职责,而公卫医师有这个义务和职责却没有让病人信服的平台。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