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7年第3期
编号:13002464
魏子孝分期辨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浅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3期
     间歇期关节红、肿、热、痛缓解,皮肤脱屑,可伴乏力、腰酸、纳差等,脾肾亏虚为其主要病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为胃行其津液,即《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肾者水脏,主津液”,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津液、膀胱的开阖均有赖于肾的气化。痛风患者多有先天禀赋不足、素体亏虚,且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提示与肾脏关系密切。脾肾亏虚,水液代谢障碍,湿邪内生,久蕴化热,湿热互结,发为痛风。

    病程日久,或治疗失当,可发展为慢性关节炎。《临证指南医案》有“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治血之当然也”。疾病日久,影响气血运行,气滞无力推动血行而致瘀血,不能推动津液致水液停聚,聚为痰湿,二者搏结于关节局部,见关节僵硬、肿大、变形。久病及肾,肾精不足,无力涵养肝木致肝血不足。肝阴虚阳亢,疏泄失职,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进一步加重痰凝、血瘀。总之,慢性关节炎病机以肝肾亏虚、痰瘀互结为主。

    2 分期治疗

    2.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清热利湿为主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症状,表现为单侧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据此,魏教授主张按湿热痹治疗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