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7年第3期
编号:13002463
魏子孝分期辨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浅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3期
     慢性关节炎病程较长,关节活动受限,伴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者,为肝肾不足证,治宜补益肝肾、宣痹止痛,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基础方:独活10 g,秦艽6 g,防风10 g,桂枝15 g,细辛3 g,桑寄生15 g,杜仲12 g,牛膝12 g,党参12~30 g,茯苓15 g,川芎12 g,当归12~15 g,赤芍15 g,白芍15 g,生地黄15 g,甘草6 g。

    加减:畏寒肢冷者为阳虚,加炮附片10 g、干姜10 g、肉桂6 g温补阳气;伴低热心烦、或午后潮热,为肝肾阴虚火旺,加龟甲15 g、熟地黄15 g滋阴潜阳,或合大补阴丸。

    2.4 参考中药药理,辨病用药

    魏教授认为,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是以西医理论和手段探索中药对疾病的作用,对中药的临床应用起一定提示作用。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性关节炎最重要的生化指标,与痛风的发作或复发密切相关,故降低尿酸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的关键。临床对于高尿酸血症,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引起重视,一方面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