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29期
编号:12959704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及相关指标临床意义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23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29期
     1.2仪器与试剂

    1.2.1乙肝两对半检测 采用苏州新波公司EasyCuta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

    1.2.2 HBV-DNA定量检测 采用美国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检测,试剂盒由达安基因公司提供。

    1.2.3 HBV基因亚型检测 采用美国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复星公司提供。

    1.2.4肝功能检测 采用HITACHI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盒由四川迈克公司提供。

    1.2.5凝血功能检测 采用Sysmex7000仪器及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均数使用t检验,偏态数据使用中位数和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HBV基因亚型检测结果 对172例HBV患者进行基因亚型检测,见表1。本次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患者基因亚型主要为B型和C型,另有少量混合型BC型和BD型。B型比C型略多,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亚型分布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无显著差异,但在肝癌患者中,C型比例高于B型(P<0.05)。

    2.2 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见表2。C型患者HBV-DNA水平(以lg表示)为(6.722±1.085),B型患者HBV-DNA水平为(5.268±1.036),C型高于B型,病毒载量相比有差异(P<0.05)。BC型及BD型例数较少,未参与统计分析。

    2.3肝功能测定结果 检测172例HBV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结果见表3。B型和C型患者的TP、Alb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l 、ALT 、AST经非参数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型及BD型例数较少,未参与统计分析。
, 百拇医药
    2.4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检测172例HBV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B型和C型在慢性乙肝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比较见表4。BC型及BD型例数较少,未参与统计分析。在慢性乙肝组,与B型患者相比,C型患者PT延长(P<0.05),Fbg水平降低(P<0.05),APTT、TT无差异(P>0.05);在肝硬化组,PT、APTT、TT、Fbg相比均无差异(P>0.05);在肝癌组,与B型患者相比,C型患者APTT和TT都延长(P<0.05),PT、Fbg无差异(P>0.05)。

    3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感染病毒后机体对其清理能力及疾病的转归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毒基因亚型的差别。学者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根据全基因组序列差异>8%或S基因片段差异>4%可分为A-H共8个基因亚型,在我国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为A、B、C、D 4个基因亚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2%、39.3%、50.2%、8.1%。各省市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分布也不相同,在北部地区主要为C型,约占81.6%;在南部地区则主要为B型[3]。本次调查数据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基因亚型以B型和C型为主,B型较C型略多,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BC型和BD型较少,可能与标本例数不足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由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C型所占比例逐渐升高,B型所占比例逐渐降低,提示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亚型与疾病的活动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分析原因可能为针对不同基因亚型病毒,药物治疗效果存在差异,使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的B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比C型低。提示C型感染的危害比B型感染更为严重,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更高,早期应积极采取措施治疗并监测病情进展情况,防止病情恶化。
, 百拇医药
    本次调查发现C型乙肝病毒感染者HBV-DNA水平明显高于B型感染者,提示复制较活跃。学者研究发现,C基因型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虽要经过机体的免疫清除,但效果不佳,最终进入较严重的肝脏损伤阶段,而B基因型则经过机体免疫清除后很快进入较轻的损伤阶段,效果较好。干扰素对病毒载量低的患者治疗效果好,对B型感染者的治疗效果比C型感染者好。

    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管,出血是肝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常被用作评价肝病患者肝脏功能受损的程度。APTT是反映机体内源性凝血功能的指标,PT是反映机体外源性凝血功能的指标,TT是预测肝炎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灵敏指标,Fbg在肝脏合成,在凝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Fbg含量降低,反映肝脏损害程度严重。将病毒基因亚型与凝血功能结合分析,在慢性肝炎患者组,C型较B型的Fbg降低(P<0.05),PT延长(P<0.05);在肝硬化患者组,C型和B型四项指标无差异;在肝癌患者组,C型较B型的TT及APTT均延长(P<0.05)。提示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机体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临床指导用药及患者出血监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 百拇医药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分布对于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预后转归、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相信随着基因检测及基因治疗的不断发展,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作为重要指标将更加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Tujios SR, Lee WM. New advances in chronic hepatitis B[J].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12,28(3):193-197.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与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 胃肠病学,2011,19(6):351-366.

    [3]Zeng G, Wang Z, Wen S, et 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virolog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 in China[J]. Viral Hepat, 2005, 12(6): 609-617.编辑/金昊天, http://www.100md.com(黄波 万小涛 张有辉 钟方财)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