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90129
肺动脉高压的血栓栓塞的机制(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5日 《医学信息》 2019年第9期
     3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异常

    正常的血栓形成过程包括内膜受到损伤时,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内皮下的胶原纤维裸露,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的Ⅻ因子,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损伤的内膜可以释放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在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的同时,受损伤的内膜变粗糙,使血小板易于聚集,主要黏附于裸露的胶原纤维上,形成血栓。因此,凝血因子的激活和血小板的聚集是血栓形成的两个重要部分。

    GP Ⅱb /Ⅲa复合物(PAC-1)和 P 选择素是目前所知反映血小板活化和释放最特异的分子标志物。Srihirun S等[18]的研究表明,PAH患者血小板表达PAC-1和P选择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选择素是内皮组织和血小板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内皮细胞中棒管状小体和血小板的颗粒。经过激活后快速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介导白细胞与活化血小板及内皮细胞的黏附,参与血栓的形成。Li XF等[19]研究表明,冠心病伴有PAH患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明显高于冠心病组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