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90226
肺动脉高压的血栓栓塞的机制(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5日 《医学信息》 2019年第9期
     摘要: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常常并发血栓形成,其背后的机制可能与缺氧,内皮功能异常,炎症因子激活,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功能异常有关。本文拟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栓形成机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肺动脉高压并发的血管栓塞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栓塞;血栓

    中图分类号:R54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9.009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9-0025-03

    Abstract: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is a serious clinical disease, often complicated by thrombosis. The mechanism behind it may be related to hypoxia,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flammatory factor activation,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coagulopathy.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complicated by pulmonary embolism.

    Key words: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Embolization;Thrombus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由多种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特点是由于肺动脉远端不同程度的外膜、中膜和内膜重构导致肺动脉血管阻力逐渐增加[1]。肺动脉高压本身并不是一种诊断,而仅仅是一种以静息平均肺动脉压>25 mmHg为特征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临床上有胸闷、气急、乏力、浮肿等多种表现。部分肺动脉高压患者伴有血栓事件的发生,WHO称为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2],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984年Fuster首次提出在PAH的发病机制中肺动脉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3],该研究对PAH患者尸检发现57%符合原发性PAH标准的患者在尸检时出现血栓栓塞类型的改变。早期对PAH患者进行的几项病理学研究显示:大多数PAH患者存在血栓性病变[4]。本文就PAH栓塞机制作一综述。

    1缺氧

    PAH与缺氧密切相关,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缺氧和PAH互相促进,呼吸睡眠暂停患者反复发生低氧血症,PAH发生率较高[5],另外缺氧可以直接导致PAH的产生,Duluc L等[6]给小鼠10%低氧浓度下饲养两周,肺动脉压力明显增高。在PAH患者中,缺氧也是肺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缺氧可引起血液流变学许多参数的变化: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变形性变化,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缺氧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红细胞黏附到内皮或者内皮下组织,从而启动血栓形成[7]。低氧可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增多,导致红细胞压积增高,进一步使血液粘度增加[8]。镰刀红细胞病患者的血液研究表明,缺氧可引起红细胞变形性降低,通过微循环能力下降,粘附性增加[9]。良好的红细胞变形性可以顺利通过比其直径小的毛细血管,从而保证微循环的正常进行。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影响微循环灌注,可使肺血管阻力增高,血流緩慢,形成血栓。因此,部分PAH患者由于缺氧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增加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2内皮功能损伤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时很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血管内皮是一个很活跃的内分泌代谢器官,其功能主要参与血管的形成、屏障功能、参与信息的传递和内分泌作用,调节血管舒张和收缩以及抗血栓等作用。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肺血管内皮细胞在病理因素下失去正常功能。典型主要表现为:内皮依赖性血管相关活性因子异常,内皮结构性受损及凝血异常,上述因素共同作用进一步导致血管收缩,肺血管重建,原位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改变[10]。内皮细胞通过释放内皮细胞因子如 NO,内皮素-1(ET-1)等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导致PAH的发生[11]。

    内皮功能异常是PAH患者血栓形成的病理机制之一,NO是体内重要的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因子,是有效的体内舒张剂[12]。在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催化L-精氨酸,生成内源性NO和L-瓜氨酸;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提高平滑肌细胞的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使血管平滑肌张力松弛,达到发挥舒张血管的作用[13]。NO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于内皮细胞,防止血栓形成[14],还可以减少体内ET-1的生成[15]。ET-1是由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氨基酸多肽,被认为是缩血管最强的活性物质,能诱导肺动脉血管重构,PAH的发生[16],内皮功能异常会导致ET-1升高,产生促炎症,促进凝血异常,以及血栓形成[17]。内皮依赖的血管功能受损导致NO分泌量减少,从而导致体内ET-1水平生成增多,血小板聚集,高凝状态的发生,易于肺动脉血栓形成。, http://www.100md.com(卞丛燕 徐卫亭 古小松)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