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90128
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凝术联合甲醛溶液灌注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5日 《医学信息》 2019年第9期
     放射性膀胱炎(radiation cystitis)是盆腔内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并发症,研究认为盆腔照射3~4周有50%~60%的患者会出现放射性膀胱炎[1]。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及顽固性血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大出血,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常见方法为高压氧治疗、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凝治疗以及2.5%~4%甲醛溶液、1%硝酸银或1%~2%明矶等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1-3]。不同的方法在临床上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其临床疗效不尽相同。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21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探讨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凝术联合2.5%甲醛溶液膀胱灌注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1例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16例,年龄25~82岁,平均年龄(53.90±15.47)岁。16例宫颈癌,4例膀胱恶性肿瘤,1例前列腺癌。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大量血尿、血色素进行性降低等,所有患者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及结合病史均明确诊断为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

    1.2方法 20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凝术联合2.5%甲醛溶液膀胱灌注治疗,具体步骤:采用 F26 电切镜经由尿道置入膀胱,进行膀胱镜检查,以确定膀胱内血块情况,并用Ellik 冲洗充分清除血块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