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390748
“开窍通督,豁痰息风”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临床经验举要(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26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8期
     摘要目的:儿童抽动障碍属于难治性疾病,导师蒋锴从事儿科工作以来,经长期的经验总结,认为本病的病位主要责之心脑,风痰为本病的致病因素。根据风痰夹杂阻塞于督脉,督脉受阻,脑神失养的病机,继而形成开窍通督,豁疾息风,这一独特的治疗原则,指导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

    关键词 蒋锴;儿童抽动障礙;开窍通督;豁痰息风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临床分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类。抽动特点表现为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西医治疗本病轻症以心理治疗为主,对于中重度的患儿单纯心理疗法不佳时,加用硫必利、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1]。目前,该病发病率0.05% - 3.00%,并且呈明显增加趋势[2],症状也越来越复杂,对患儿的生活、学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显著,受到家长的广泛认同。

    儿童抽动障碍门属于“慢惊风”、“瘛疭”、“抽搐”、“筋惕肉瞤”等病证范畴。国内采用中医治疗本病的理论颇多,比如谷晓红教授从胃肠积热论.治[3]、马融教授从三焦论治[4],也有王欢等从营卫论治[5]。笔者导师蒋锴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刘玉书教授,在继承与发扬刘玉书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逐渐形成治疗本病的理论。且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导师在诊疗儿童抽动障碍方面,收效颇丰,现将其总结如下。

    病位主要责之于心脑,与五脏相关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脑髓生,头圆法天,足方象地,眼目应日月,五藏法五星,六腑法六律,以心为中极。”《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白湛然常醒。”《易经与传统医学》云:“心即脑,脑即心,存神于心,即存于脑。”由此可见,心脑共主神明,统驭五脏六腑,共同主宰人的一切精神活动。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而心主血,上供于脑,故心脑相系,心脑同治[6]。但小儿尚未发育成熟,心怯神弱,气血娇嫩稚弱,邪气侵袭,易犯心而病,祸及于脑。因此,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导师自身诊疗思路,总结该病病位责之于心脑,与五脏密切相关。

    病因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则动”。《审视瑶函》云:“目劄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劄也。”小儿肝常有余,而肝为风木之脏,风性喜动,易发挤眉眨眼、四肢抽动等症。加之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若先天禀赋不足,或肝病及肾,水不涵木,肾阴亏虚,虚风内动,故可见肢颤头摇,抽动无力等症。医云:“百病多由痰作祟,五脏六腑皆能牛痰”、“怪病多痰”。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知自节,喂养不当,冷暖不调等原因,易于损伤脾胃;若小儿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横逆犯脾,亦致脾气虚弱。脾为生痰之器,脾虚无以运化,水津失布,痰浊内生。痰气互结,壅塞朐中,蒙蔽心神,则胸闷易怒,脾气乖戾,喉发怪声;脾虚痰滞,气道不利,故痰鸣怪声;若痰郁化火,痰火上扰心神,则口出秽语。《素问·骨空论》日:“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由此可知,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髓关系密切。“风善行而数变”,“痰随气行,无处不到”。风夹痰流窜于督脉,一则督脉痹阻,脑神失养。二则督脉沿脊上行,邪犯督脉,易致四肢抽动。

    治疗方法

    辨证施治:由于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及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使得化生的风、痰等致病因素,蒙蔽心脑,神机失用是本病发生的原因所在。所以本病的总的治则为开窍通督,豁痰息风。

    遣方用药:导师根据治疗原则,自拟中药方剂。远志通于肾交于心,菖蒲豁痰开窍启闭宁神,益肾健脑聪智,两者共为君药,以豁痰开窍。古代医家一般认为龟者为介虫之长,阴物之灵者也;龙者鳞虫之长,阳物之至者也,借二物之阴阳,以补人身之阴阳,助心脑的发育。又龙骨益阴之中能潜上越之浮阳,牡蛎益阴之中能摄下陷之沉阳,功专滋阴潜阳,宁心安神[7],三者为臣药以宁心安神。天麻、钩藤及石决明平肝息风,又能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珍珠母既可与牡蛎、石决明配伍,以增强平肝潜阳之功;又与龙骨同用,以安心神,上四味辅助君臣,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开窍通督,豁痰息风。此外,依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导师重用苍耳子、细辛、狗脊等药物,以通督脉。《本草逢源》云:“苍耳子善通顶门连脑,能走督脉也。”《本草正义》日:“狗脊能温养肝肾,通调百脉,强腰膝,坚脊骨,利关节,而驱痹着,起痿废;又能同摄冲带,坚强督任。”加炒白术、薏苡仁、茯苓等药物健脾化痰,以杜痰源。依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导师于息风止痉药物中,佐以当归、川芎、赤芍等药物,以活血行血。另外,春时木旺,与肝相应,故在春日,可加熟地黄等药物,以滋水涵木,补肾填精以纳肝阳。临床上儿童抽动障碍的症状多样,故而在总的治疗原则基础上,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变化。瞬目者,加密蒙花、青葙子、木贼、菊花等药物,以清泻肝火,养肝明目;四肢抽动者,加伸筋草、木瓜、鸡血藤等药物,以舒筋活络;喉中频频发声者,加金莲花、金荞麦、射干、木蝴蝶等药物,以清热利咽;烦躁易怒者,加柴胡,龙胆草,郁金,以疏肝解郁;心烦不安者,加黄连、阿胶等药物,以泻火宁心。此外还可加全蝎、地龙、僵蚕、守宫、蜈蚣等虫类药物,以息风通络。

    心理疏导

    儿童抽动障碍中药治疗虽然有效,但心理疏导是药物治疗外非常必要的补充。儿童抽动障碍起病可分先后天两大因素。胎儿时期,孕母忧思过虑、受惊吓等导致胎儿受损,心脑失养,先天禀赋不足[8]。后天由于患儿紧张、兴奋、焦虑等可诱发本病。患儿七情过激,可伤及五脏,其与心肝的关系尤为密切。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且心主血而藏神,过喜导致心神不安;郁怒不解则伤肝,肝气郁结,损伤于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蒙心神;气郁日久,化火生风,风痰阻塞于督脉,督脉受阻,脑神失养,故而成病。因此,导师特别强调家庭及学校要协同为患儿建立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9]。一方面家长要与学校老师多沟通,缓解患儿的学习压力,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家长要严格控制患儿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避免患儿看紧张、刺激的节目。同时,鼓励患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放松心情,达到减压目的。, 百拇医药(严佳美 刘梦辉 蒋锴)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