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415741
脑梗死新TOAST分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4)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第8期
     现代医学技术利用当代理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拓展了传统视、触、扣、听四诊的范围,弥补了其不足,使得人们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入。中医、中西医结合界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进行的“证”本质的研究,也认识到现代医学包括影像学检查在内的理化检查结果同样拓展了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四诊的范围,弥补了其不足,可以作为临床辨证论治依据或参考指标。1986年沈自尹院士提出了“微观辨证”的概念,他将“微观辨证”定义为:在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23]。这一概念已得到中医、中西医结合界的广泛认可。如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作为血瘀证诊断的参考指标,血脂、血糖值甚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作为血管性疾病痰瘀证或痰湿证的参考指标[24-25],并指导临床治疗[24-27]。

    任何学科的知识、学科体系都是在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医药学科亦需在现实的需求中,在传承创新同时,吸收现代医学有用的技术和知识,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丰富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现有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有必要予以更改完善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