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415711
徐寒松教授运用黄芪治疗消渴病临证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第8期
     消渴病性疲乏是指消渴病者出现周身乏力、酸软倦怠的不适症状,属中医学“虚劳”范畴,多在消渴病终末期出现。消渴日久,迁延失治,耗气伤阴,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发展为“虚劳”。大剂量黄芪配伍党参、二冬治疗消渴病性疲乏气阴、气血两虚证者,黄芪、党参相须增强疗效、补气生血,麦冬、天冬同用益胃生津,使气阴充足,营血得生。

    2.2 利水退肿 消渴病伴水肿是指消渴病患者出现头面、眼睑、四肢,甚至全身浮肿,属中医学“水肿”范畴。随着消渴病程发展,燥热伤津,阴损耗气,气化不利,水湿潴留;病程日久,脾肾衰败,水液内停;脏腑功能失调,三焦水道不利,水液内停体内,皆发为“水肿”。徐寒松教授方以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消渴病伴水肿,《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解》有言:“小便不利而肿胀者,可用之以利小便”,故以大剂量黄芪为君利水消肿、健脾益气,党参健脾益气,茯苓淡渗利水泄浊,三药合用益气养阴、淡渗利水,佐以生地滋补肾阴、山药补脾阴以滋肾阴,泽泻、车前子补肾利水。全方补而不滞,寓泻于补,相辅相成,升清摄精,水肿得消。

    消渴病伴蛋白尿是消渴病病程进展至终末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