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202
编号:13510679
文化视角下“坐月子”相关研究概况(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02
     由于傣族妇女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生育后仍从事过重劳动,身体得不到休息调养导致月子病高发,故产生了许多保健措施。如:常服解药进行保健,康郎香所著《档哈雅龙》中纪录了许多保健调解用方、保健外洗(通常选择芳香、开窍、除风药为主)方药、进补方药等,还强调产后保健以外治疗法为主 [38]。傣医睡药疗法、包药疗法、拖擦疗法、熏蒸疗法、洗药疗法等被作为“月子”期常用保健疗法 [39-40]。

    4.2 其他民族 相关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挖掘藏族“邦馕(产褥期)” 保健措施,以预防“月子”期疾病及保障产妇生理及心理健康,如人性化的传统习俗:藏区农牧民产后休养时间平均为21(54%)d左右;农牧区母乳喂养分别占94%和95.5%[41];藏医药浴在预防治疗产后风方面也具有较好保健作用[42]。瑶医“月子浴”,即“产后三泡”用于产后妇女的保健[43]。瑶族民间妇女产后1h内就开始药浴,3d就可以下地劳作;药浴第一泡去除异味,去秽气;第二泡缩阴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