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2004
编号:13846318
气血辨证纳入八纲辨证体系之刍议(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004
     1.1.3 八纲辨证不足

    1.1.3.1 层次不够分明,概念相对混乱 中医是一门传统的医学,由于对疾病的认识着眼点不同,对同一病症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证的判断及对疾病的认识缺乏统一的标准。中医学中常一事多指,也就阻碍了人们对疾病本质的进一步揭示,其纲证缺乏具体化、客观化的标准。八纲中的阴阳被指为广义的阴阳,是上升至哲学的概念,可以统领其他六纲。如里属阴,表属阳;虚寒属阴,实热为阳,阴阳与其它六纲是不同层次的概念。此外,阴阳的论述还常常被指为狭义的阴阳,被代指脏腑的阴阳,如肾阴、肾阳、脾阴、脾阳等,故说存在概念相对混乱的问题。

    1.1.3.2 归类不够明确,概括而不全面 中医学最基本的诊断包括了两个部分——病位、病性。传统的八纲中表里属于病位的诊断;虚实、寒热属于病性的诊断;阴阳,如果是狭义的还是属于病位的诊断。如此八纲既包括了病位的诊断,又包括病性的诊断,所以说存在归类不够明确的问题。如果八纲对病位的归类,那么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的病变呢?如果是对病性的归类,那么气逆、气闭、气陷、气绝的病变呢?故说现行的八纲存在概而不全的问题。

    1.1.3.3 包容范畴不够广 证是通过一组组相关的症候来表达的,那么有证必有病,但有病未必都有“症”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