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425253
苗医药疗养生法浅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7期
     2.1.2 药食结合 《本草纲目》中记载将葱、姜、蒜、枣、盐、花椒等调味料用相应的烹煮手法,比如煮粥、酿酒、捣碎制饼、煎熬成膏等制成不同的药食种类,可加强食疗效应,发挥其最大的药用价值,以达到“食促药力、药增食威”的功效[5],这是最早关于药食结合的记载。苗族人用具有药效作用的食物制成药膳,对于疾病初愈但形神羸瘦者、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的调护和预防某些急症具有特殊疗效。

    苗族先辈们世居深山,多从事重体力劳作,所以在烹制食物中喜酸、嗜辣、重盐。因为大量的盐分能补充能量,酸汤富含丰富的乳酸菌、醋酸菌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与多种维生素,加之酸味能开胃健脾、清肠涤胃、消胀除满,辣椒辛散温通,能暖肝温胃、祛寒除湿。酸辣不仅能增添食物风味,同时有利于身体健康,体现了“药食结合”的理念。药酒是苗族特色饮品,苗乡气候潮湿,所以家家户户喜酒善酿,酒能行气活血、通络除湿、防虫避蛇,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虫兽叮咬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因此苗族通常将药物与酒同泡制成药酒,借助酒辛散之性,使药力遍布于身体各个部位,同时酒能增强人体的阳气,各种病邪、戾气便不会侵害人体,甚至可以促进病邪之气从人体排出,使各个脏腑组织机能均得以良好调整。如菊花酒能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缓解秋燥。杜仲酒能补肝肾、强筋骨,适度饮用可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对于妊娠妇女也具有安胎之效。糯米甜酒是具有代表性的粮食酒品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