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3250
药学巨典《本草纲目》中蕴藏的养生智慧(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健身科学》 2014年第4期
     【长寿并不神秘,健康有法可依】

    从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到如今的寻常百姓,从长生不老的传说故事,到不老仙丹的炼制,再到当今科学家奋斗在实验室里不断找寻延长人类寿命的方法,可见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

    我国是研究长寿医学最早的国家之一。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已经提出了养生学的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并指出古人之所以能够获得长寿,是因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成神具,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告诉我们,“享天年”、“度百岁”对于人类来说,其实并非什么神秘莫测的事情,其关键是:法、和、节、常、劳五字要诀。

    而集古代保健知识之大成的《本草纲目》不但记载了众多抗衰老、养生延年的观点和知识,提供了数十则长寿的例案,还收录有285个抗衰老的方剂,七宝美髯丹、枸杞酒、琼玉膏、人参膏……都是流传后世的养生良方。此外,《本草纲目》中涉及的衰老性病症也有211种之多。

    在李时珍看来,长寿不是撞大运,而是有具体的方法,以及充分的理论基础的。比如在如何使用本草来抗衰老、延年这个问题上,他就提出用药一定要顺应四时之气和脏腑之性。《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白术、苍术、黄檗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李时珍提醒人们在用药时,要根据四时的不同特性,选择相应的药物来顺应四季升降浮沉之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相得益彰、药半功倍的抗衰长寿之效。

    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中几乎都有为了寻求长生不死之术而沉迷于炼丹术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坚决反对炼制所谓的“长寿仙丹”,并对道士和术士的那些具有宗教迷信色彩的炼丹行为予以批判,他认为炼丹术并非获得健康长寿的正途,反而会毒害人的身体,甚至让人失去性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通过对近两千种药物的药理、药性的阐述,以及保健养生理论的解析,为所有热爱生活、渴望健康、珍视生命的人们道出了长寿的真谛。尽管在现实世界里,长生不老之药并不存在,但只要真正找到《本草纲目》中所隐藏的长寿“密码”,您就会发现,其实延年益寿绝对不是传说。, 百拇医药(席俊泽)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