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507071
不对称单睑重睑术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第8期
     部分年轻人单睑因上睑皮肤睑缘悬垂量不等,常导致睑裂高度不一致;或同时合并内眦赘皮,造成睑裂长度与高度均不等;还存在内眦赘皮致睑裂长度不等,而睑裂高度相称者。临床上以前两者居多,后者较少见。笔者将年轻人双侧单睑睑裂高度或长度相差1mm及其以上者确定为“不对称单睑”,并按成因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睑缘皮肤悬垂不等型;②混合型;③内眦赘皮型。不对称单睑实施重睑术从手术设计到具体施术向术者提出较高的要求,手术设计与操作至关重要。2002年1月至今,笔者从近千例年轻人重睑术的求术者中选取165例“不对称单睑”眼型者行重睑术,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5例,男1例,女164例,年龄限定在16~23岁,术前检测提上睑肌肌力均正常,并排除上睑皮肤松弛、上睑下垂或合并其他疾病等影响因素,所选病例均为先天性不对称单睑眼型者。睑缘皮肤悬垂不等型136例,混合型28例,内眦赘皮型1例。其中传统切开缝合法重睑术120例,两点小切口缝合法重睑术45例(以下分别简称“切开法”、“小切口法”)。
, http://www.100md.com
    2 手术方法

    2.1 手术设计:统一坐位画线。重睑线高度为6~7mm,明确双侧重睑最宽点(上睑内中1/3交界处)。

    2.1.1 切开法:①睑缘皮肤悬垂不等型,睑裂较高侧重睑线高度略低于对侧0.5~1mm;②混合型,先设计横向V-Y成形术切口,再按新的内眦角设计重睑线高度,睑裂较高侧重睑线高度低于对侧0.5~1mm③内眦赘皮型,以面部中线为准,确定双侧对称的新内眦角,设计横向V-Y成形术切口,重睑线高度按正常设计。

    2.2.2 小切口法:重睑线高度7~8mm,略高于“切开法”1mm。在重睑皱襞最宽点(上睑内中1/3交界处)、外侧点各画长约2~3mm及3~5mm重睑切口线,确定重睑高度,外侧点于外眦角内,较中间点长约1~2mm,决定重睑长度;小切口法手术范围局限,仅适用于①型者,具体设计参照切开法①的设计。以上设计还需结合求术者的脸形、眼型、个人要求及职业等因素综合考虑,行个性化设计。
, 百拇医药
    2.2 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切开法:每侧眼1%利多卡因1.5~2.0ml(加8滴0.1%肾上腺素),如去除眶脂增加0.2ml;内眦赘皮成形切口每侧1%利多卡因0.1~0.2ml。小切口法:每点切口注射1%利多卡因0.1~0.2ml,如去除眶脂增加0.2ml。采取两眼同时麻醉,同时手术的原则,争取两眼麻药量一致。

    2.3 具体操作

    2.3.1 切开法:①型者:按睑裂高先低后的顺序,沿双眼标记线同时切开皮肤,剪除切口线下轮匝肌及部分肥厚的睑板前筋膜及脂肪组织,保留适当厚度的睑板前筋膜及睑缘的轮匝肌,保证足够的血液淋巴回流,上睑臃肿者则于近外眦部眶隔剪一长约3.0mm切口,切除适量眶脂,残端彻底电凝止血。用6-0无损伤线先缝合眼裂高侧重睑最宽点,睁眼观察重睑形态,至满意为止,然后缝合眼裂小侧重睑最宽点,高于对侧0.5~1mm,改坐位睁眼观察两侧重睑形态,至对称为止,最后间断缝合切口3~4针,再取坐位观察两侧重睑弧度是否对称,调整至满意为止。②型者:先行内眦赘皮成形术,沿标记线切开皮肤,将内眦角皮肤和皮下组织充分分离,形成横向“V”皮瓣,松解内眦切口下轮匝肌,折叠缝合内眦韧带,降低皮瓣张力,用6-0无损伤线缝合皮瓣尖端一针定位,间断缝合皮瓣切口。然后,按形成的新内眦角参照①型完成重睑术。③型操作参照②型内眦赘皮成形术步骤,重睑术按正常完成。
, http://www.100md.com
    2.3.2 小切口法:按眼裂高先低后的顺序手术。中间点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剪除切口下缘宽约1.5mm轮匝肌,显露睑板上缘,用6-0无损伤线缝合重睑最宽点,坐位观察比较两侧重睑形态,至对称为止:外眦切口切除轮匝肌后如有眶脂流出,即剪除之,不做过分掏剪,外眦切口内端必须缝合,以免两切口间皮肤下垂,影响重睑弧度。切开法5~6天拆线,小切口法一周拆线。

    3 结果

    本组病例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6~19个月,就医者均对重睑外形满意,效果稳定可靠。小切口法恢复时间平均约为8~10天,切开法平均约为3~4周。典型病例见附件。

    4 讨论

    重睑术是美容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虽手术难度不大,但不同的眼型决定术者不能机械地“一刀切”,千篇一律实施雷同的重睑设计,而应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不对称单睑”尤应如此。尽管查阅不到“不对称单睑”的文献报道,但经临床对比观察,笔者注意到年轻人单睑睑裂高度或长度相差1mm及其以上者,眼睑外观形态即表现为双侧不对称眼型,并将年轻人睑裂高度或长度相差1mm及其以上者定义为“不对称单睑”。
, 百拇医药
    东方民族的眼睑特点:①上睑皮肤悬垂于眼睑边缘前方,遮盖睑缘约0.5~1mm;②约50%存在内眦赘皮:③约50%的东方人缺少上睑皱襞。上述特点决定了不对称单睑眼型的必然存在,最终笔者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①睑缘皮肤悬垂不等型;②混合型;③内眦赘皮型。各型特点如下:①型者悬垂于睑缘的皮肤存在量差,致睑裂高度不对称,睑裂较低侧睫毛明显向下,类似“单侧上睑下垂”,但提上睑肌肌力正常;②型除①型者的特点外,睑裂长度也有差异,双侧形态差异最明显,类似“鸳鸯眼”,为典型的“不对称单睑”眼型;③型睑裂长度不等,内眦角与面部中线之间的距离有差异,表现为内眦间距增宽不协调,眼睑向一侧“倾斜”,部分合并先天性上睑下垂。本文所指“不对称单睑”不包含先天性单侧上睑下垂所致的不对称眼型情况。为排除年龄等因素所致的上睑皮肤松弛影响不对称单睑的划分,笔者将年龄限定在16~23岁之间,以便与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不对称眼型相区别。

    为符合上述“不对称单睑”的定义类型,笔者从近千例单睑眼型者中精心筛选满足条件者,排除上睑皮肤松弛、上睑下垂或合并其他疾病等所致睑裂不对称的情况,术前向求术者讲明不对称睑裂情况,使其有充分的自我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纠纷,从而保证重睑术后效果能得到求术者的认可。
, http://www.100md.com
    “不对称单睑”重睑术的难点在于三种类型“不对称单睑”眼型情况各异,应区别对待:①型者重睑线高度不能类比双侧单睑对称的重睑术。两侧重睑高度应略有差异,睑裂低者应略高0.5~1mm,具体情况还应酌情而定,必要时可切除0.5~1mm宽的上睑皮肤,以求得对称的效果;小切口法重睑高度略高于切开法1mm,其切口与睑板粘连长度较短,拆线应迟于切开法1~2天,这样有助于确保手术效果。②型除参照①型重睑线高度处理外,应先行内眦赘皮成形术,确定新的内眦角后,再完成重睑术,这样有助于形成两侧基本对称的重睑眼型,该型处理较为复杂,需引起术者足够重视。③型的关键在于内眦赘皮的差异处理,以面部中线为准,设计新的对称的内眦角,先行内眦赘皮成形术,重睑术按正常进行即可。“不对称单睑”重睑外形做到两侧基本对称、自然逼真即可,不应盲目追求不适合眼形的重睑形态,否则弄巧成拙,造成不良后果,甚至纠纷。

    严格控制麻醉药用量,能少用就少用,避免因麻药肿胀影响效果观察;切开皮肤、去除轮匝肌及眶脂,均应认真彻底止血,预防术后再出血,以保证术后及时恢复;选择坐位观察手术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果断处理,调整重睑缝合关键点的高度,直到医患双方满意为止,决不遗留问题。

    笔者临床观察发现,切开法适用于所有三型不对称单睑,包括眼裂小、眼睑肥厚且合并内眦赘皮者,形成的重睑稳定可靠,但术后消肿慢,瘢痕恢复时长;小切口法则适用范围相对较窄(③型),仅适用于眼裂大、眼睑皮肤薄而张力正常且无内眦赘皮及眼睑肥厚者,该法操作简单、创伤小,肿胀轻,恢复快,无明显术后瘢痕。

    笔者总结不对称单睑重睑术成功的关键:①不同重睑宽度与内眦赘皮成形的合理设计是取得理想手术效果的前提;②正确掌握切开法与小切口法的手术适应证;与③术中微创操作及可靠牢固的皮肤与睑板粘连是手术成功必备的。, http://www.100md.com(周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