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488343
论脂浊致病(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6期
     摘 要:传统医家一直把脂浊归入痰浊的范畴。但痰的广义甚广,随着疾病谱的改变诸如高脂蛋白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用痰浊理论去分析脂浊相关病证,往往显得能力不足,科学性不强,从而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的提高。以广义的痰浊理论去研究脂浊病证显得过于宽泛和笼统,因此把脂浊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来研究显得必要和迫切。文章正是依据这个需要,把脂浊的概念从痰浊大概念中剥离出来,辨证看待二者关系,并从脂浊形成的原因、性质和致病特点、脂浊致病与脏腑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以及提出脂浊致病的辩证施治在现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脂浊致病的提出对于丰富中医病因学说、防治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现代病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脂浊:中医病因学

    中医病因学认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痰饮、瘀血、毒邪、结石等是人体的主要致病因素。其痰饮中“痰”的概念非常广泛,尤其是无情之痰,微观之痰。它是指那些在人体生理过程或病理变化过程中在体内堆积起来的代谢产物或病理产物。脂浊是“血中痰浊”,归于“痰浊”的范畴。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及疾病谱改变,传统的病因学理论对临床上众多的难治病、复杂性重大疾病的原因解释能力不足,科学性不强,从而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的提高。“厚味肥甘,可助阳生气,生阴;生阴者,转化为脂液”,入血形成脂浊。由脂浊引起的疾病如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肥胖症、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的致残致死率已居疾病的前位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