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500624
黄芩泻火解毒功效评述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8期
     摘要:黄芩为临床常用中药,泻火解毒是其三大功效之一。泻火可理解为清泻肺热、清心脑之热、清脾胃之热、清大肠之热以及肝胆之热;解毒则可解热毒、药毒及癌毒等。临床可用于各种火热疾病的治疗。就其泻火解毒功效的理解和临床应用作简要评述,为黄芩的临床合理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芩;清热;解毒

    中图分类号:P0.82.7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8-1597-02

    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归草部山草类,列为中品。说文“芩”作“莶”,为其色黄,故名,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主产于东北、华北地区,以山西产量最多,河北承德质量最好。主要分子芩和枯芩两大类,常以子芩条长、质坚,色黄为佳,枯芩为次。但根据不同的药用,也可酌情使用枯芩质轻上行清肺火。黄芩药性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主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效,归肺、心、胃、肝胆、大肠经。在这些功效中,清热泻火解毒是其基础功效,根据不同的药物归经可治疗各脏腑的火热疾患,并与不同的药物配合使用达到不同的效果。泻火解毒可理解为泻火和解毒两重内涵。泻火之意即清泻实热,按药物的归经可清肺热,心脑之热,脾胃之热,大肠之热,肝胆之热。毒的含义在中医理论中较为广泛,有火热之毒、药毒、虫毒、以及疮疡肿毒等;近年一些现代的医家还认为有浊毒、癌毒、糖毒等,常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致病邪气。现就其泻火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中的应用评述如下。

    1 清肺热

    黄芩,性苦寒,善清泻肺热,除上焦之热。李杲言:“黄芩,味苦而薄,故能泻肺火而解热,手太阴剂也”。凡肺中有火而致咳嗽发热者,兼可用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