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506646
读经典做临床在于对医道的“悟”与“仿”(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9期
     摘要:目的:探讨读经典做临床在培养中医临床人才中的科学内涵及必要性。方法:运用中医思维从“道”的层面进行阐述。结论:认为读经典做临床,重点体现在理法方药上。读经典在于“悟”道,而做临床在于“仿”道。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读经典;做临床;悟道;仿道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798-06

    读经典可以启迪思维,提高悟性,用于指导临床;做临床可以验证理论,提升理论乃至创新理论。只有临床效著,理论先进,中医才可久传,中医才可大行其道,中医才可复兴。故读经典做临床的目的在于继承与创新。

    古往今来,读经典做临床成就了诸多包括医圣在内的医学大家。历代名医,无一不是精研经典、勤求古训者,无一不是博采众长、革新创造者。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奉为医圣。唐·孙思邈“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博采群经,努力实践,遂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遗法传于百代”。金·刘完素“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发《内经》五运六气之幽微,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六经传受皆为热证”等新说。李东垣发《内经》胃气学说之端绪,结合其丰富临床经验,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而著《脾胃论》,成为辨内外伤病证之圭臬。清·叶天士,承仲景伤寒之学,结合临床热性病流行特点,创立卫气营血为纲的辨证体系,他的胃阴学说取法东垣并有发明,他的学术经验仍为今日之“临证指南”。近现代蒲辅周老中医初出茅庐时,求诊者中有效有不效,若不能得心应手,遂毅然停诊,闭门读经3年后复出江湖,临证水平迅速提高,等等。
, http://www.100md.com
    故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重要途径。余被入选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来,通过读经典做临床,心有所得,认为读经典做临床,重点体现在理法方药上。中医强调理法方药之相贯,理法方药相贯于什么呢?愚以为相贯于对道的“悟”与“仿”。兹述于下,见教于大方家。

    1 中华医理尚“道”

    1.1 中医不仅讲医学重在论医道《素问·著至教论》载:“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日: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帝日: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中医不仅是医学,主要论医道,《黄帝内经》出现“道”字269次,多以本原、过程的概念出现。而用“学”字6次,只以学习、学问的含义出现。故中华医理尚“道”。
, 百拇医药
    中华医道讲的是自然之道与生命之道,它开辟了道法自然的天地,展示了生命之神的辉光,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奇迹。中华医道认识领域主要在生命过程,而非人体结构。生命过程的主导在神气,而形器只是神气的载体。医道的实践目标在于生命的全面自主实现、全面自由发展与全面自我和谐。人和则平,失和则病。中医调于人而病自和。中医不仅是治病的医学,而更是调人的医道。中华医道在于摄生的自稳、自调、自控、自生、自化与自和,而治道亦在于促进其自稳、自调、自控、自生、自化与自和。中华医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以及人的生命过程的统一与和谐。是一个开放、协同、混沌、有序、多维、多元、非线性、非平衡、自组织、自和谐的大千世界。中华医道对人体结构研究科学之超越,不仅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创举,而且是未来文明追求的长远目标。中医是医道而超越世俗意义的医学。中华医道由宏及微,由隐至显,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从金元争鸣到温病诸家,创造了肯定之肯定的辉煌历史;西方医学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从细胞说到分子论,走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艰难旅程。21世纪是东西文化交会和共振的时代,21世纪是中华智慧超越和包容的时代。完成文化的复兴与崛起,中华医道必将大倡于天下(傅景华《中国中医药报》2005-6-14)。
, http://www.100md.com
    1.2 有形无形皆有道道分形之上下 道有形上和形下之分。形上之道为无形之道。在《内经》对无形之道的描述如:“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素问·上古天真论》)、“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之“至道”(《素问·灵兰密典论》)、“阳道”“阴道”《素问·太阴阳明论》、“生化之道”《素问·五常政大论》、“阴阳之道”《灵枢·根结论》、“天道”《素问·三部九候论》等;形下之道为有形之道。有形之道如:“水道”(《素问·灵兰密典论》)、“使道”(《素问·灵兰密典论》)、“脉道”(《素问·玉机真脏论》)、“经脉之道”(《素问·阴阳类论》)、“气道”(《灵枢·口问论》)、“津液之道”(《灵枢·胀论》)、“息道”(《灵枢·刺节真邪论》)“五脏之道”(《素问·调经论》)等。有形之道实际上还是器,因为它是形而下的东西。“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质,可为器用,故云‘而下者谓之器’也”。王夫之说:“无其器则无其道”(《周易外传》卷五),可见道能生器,无道不成器,故道在形之上,器为形之下,这上下之别,是因为道为器物之本源,但是无器也就没有道的存身之处,所以这道和器虽有形上和形下之分,两者却密不可分,道是器的内涵.器是道的外在形式,器有粗细之别,道也有深浅之分,两者相依共存。因此形上有外在的形下表现,形下有内在的形上寓义,道器有分,而又无分,促使人们达到道器合一,即道即器的境界。

    1.3 人身乃道复合体诸道贯于“一道”“一道”者大道之谓,阴阳之道也。《素问·保命全形论》有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身有形,亦不离于道。人身可为是道的复合体。有形之道是谓器,器是气机升降出入之所,为生化之宇。道皆有出入之窍,是为玄府。“然玄府者,元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臭,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胃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郁结微甚,而为病之重轻,故知热郁于目,则元所见也。故目微昏者,至近则转难辨物,由目之玄府闭小,如隔帘视物之象也。或视如蝇翼者,玄府有所闭合者, 百拇医药(杨友发)
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