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200440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在早期发现(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4期
     [编者按]

    王登峰教授长期从事人格和临床心理学研究,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诊断、心理评估等方面造诣颇深。王登峰教授是北大心理系的博士生导师,并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他非常关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近,我们走访了王登峰教授,他在百忙之中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问:王教授,您好。您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什么会如此关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答:我曾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长期同大学生打交道,对学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非常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希望他们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学业等方面都能够健康发展。另外,因为我担任临床心理学的教学工作,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诊断和心理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所以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尤其是那些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存在了。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早抓,学校(包括中小学)、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

    问:目前,中小学已经普遍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您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如,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心理发展,让学生广泛参与,防止德育化、学科化、医学化倾向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说的是,第一,应切实了解中小学生所面临的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关于学业、人际关系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第二,根据问题的性质,采取讲座、个别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三,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允许学生们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问:现在许多中小学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说明中小学还是很重视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答:我个人认为,不能说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就算关注个别学生了。据我了解,目前主动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的中小学学生并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说很少。这与心理咨询在我国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关。我所说的“关注”不是坐等学生上门咨询,而是指主动发现、主动关心和主动干预。

    问:在这方面,许多中小学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有些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等。在这方面,您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测量,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是必要的。但不能把心理档案固定下来,只凭一次测验就断定学生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动态的,是一个发展过程,应当从学生的行为中随时发现心理问题,以便及时给予帮助、干预和解决。

    问:您的意思是说,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答:是的。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应当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问:那么如何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呢?答:应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和评估上。

    问: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行为评估法?

    答:行为评估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概念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一,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对行为和行为问题的判定和测量,而且,对行为改变技术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行为评估同心理动力学评估、生理心理评估一样,都是基于一系列基本假设的。’行为评估的有关假设是:

    第一,社会一环境起因模型 这一假设认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环境事件,特别是与行为的社会学习模式密切相关的那些现象。这些决定因素包括社会或非社会性的事件、情境背景、学习、联想和体验等。其最基本的观点就是通过先前的或后续的社会环境事件来解释一大部分行为的变化。环境事件对人的行为起作用,通过判断这些事件与某个行为问题的相关性,我们就可以预见,作为行为问题起因的事件如果存在,该行为产生的概率就高一些。

    第二,个人一环境相互作用模型 这一模型认为人和他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比如,抑郁可能源于支持的丧失,但抑郁者的行为也会加速或夸大这些支持的丧失。其所要求的评估方法不仅要考虑相关的社会环境,还要考虑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途径,尤其是他的行为技能。

    第三,决定因素的暂时邻近性这一观点强调决定因素与目标行为暂时的紧密关系,认为当前的事件更能解释行为的变化,而不是历史上的事件。它假设当前发生的事件更易评估和矫正,也是行为问题更重要的决定因素。尽管早期的学习经验会对后来的行为障碍起一定作用,但首先要考察的问题还是那些有可能维持这些问题的当前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四,情境决定的行为变异 假设行为变异可以由先前的情境因素解释,即先前的环境刺激相当于诱发刺激,或者相当于辨别刺激。比如,睡眠困扰可能只发生于某些睡眠环境中;而儿童的头痛发生在学校中等。

    第五,多种起因和个体差异 这一假设的必然推论就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很多,而且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比如,儿童的孤立,可能源于多个决定因素的组合,包括社会行为的双亲模式的不足、面向社会学习经验的不足,以及不恰当的社会影响等。

    问:您所说的行为评估,其目的是什么?

    答:行为评估有多个目的,它与其他评估体系的差别主要是在其评估的水平上。行为评估的结果是确定更具体更易操作的行为问题及其因变量。比如在行为评估中,更愿意判定是哪一种具体的原因引起了行为变化,行为评估的结果就是对有问题的人提出具体的干预策略。

    选择目标行为是行为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估测目标行为、目标行为的起因和中介变量的功能关系,通常将那些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问题的行为作为目标行为。

    行为评估的另一个功能是确定机能性反应级别。通常,这些级别包括那些形式不同但处在相类似的先前事件、后续事件或认知变量控制下的行为。如,对一个有侵犯行为的儿童的家庭进行机能分析应包括;侵犯行为具体类型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不同情境中侵犯行为发生的条件概率,侵犯行为之前的行为或环境事件,替代性社会行为的应变,侵犯行为的逃避功能以及其他与侵犯共变的行为。更广泛的机能分析还应包括有关儿童和其父母的起因事件、经济条件、先前或后续的认知因素、知识水平,是否存在学习障碍或其他缺陷,父母婚姻关系可能造成的影响,侵犯行为的可能模式以及注意同伴行为的影响等。最后,行为评估还要给出一套有效的干预措施。

    问:行为评估的具体方法都有哪些呢?

    答:我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行为评估方法和技术。

    第一种,自然观察法 这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中对行为进行系统监测和记录的方法。该方法提供有关行为频率、持续时间、社会作用和条件概率的数据,对于评价行为极为有用。由于最少使用推论,在自然环 (心 策)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