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200362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与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6期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包括显性(品行方面)问题行为与隐性(人格方面)问题行为。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来自行为者的动机、学生方面的问题和教师方面的问题。问题行为的防治策略以预防为主,处理为辅,并进行积极的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某种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正常教学的行为,即学生问题行为。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迫使教师把正在进行的教学停下来,将注意力转移到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身上,并设法制止这些行为,因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影响教学质量。

    一、 什么是学生的问题行为

    学生的问题行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显性问题行为);另一类是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隐性问题行为)。

    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是指那些直接指向环境和他人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不服从行为等。有这类问题行为的学生用积极破坏的方式获得教师与同伴的注意。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则是一种“退缩行为”,如对他人表现出惧怕、莫名的焦虑,误认为自己会受批评、指责、拒绝等,竭力回避他人或某些情境,都是这类问题行为较典型的表现形式。有这类问题行为的学生对教师的命令绝对服从,其潜在挫折几乎是不表露出来的。

    心理学家奎伊(H.C.Quay)列举了学生两类问题行为的“症状”,显性问题行为表现为:坐立不定、寻求他人注意、破坏、狂暴、注意短暂、漫不经心、缺乏兴趣、学业怠慢、不负责任、不服从、不合作、被动、受暗示、多动、易分心、粗鲁;隐性问题行为表现为:寻求快乐无能、忸怩、自卑、心事重重、害羞、退缩、缺乏信心、易慌张、缺乏兴趣、不负责任、做白日梦、离群、易分心、冷漠、神经质、极度紧张不安。

    显然,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较为外显,容易被教师发现,容易引起教师关注;而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则较为内隐。缺乏职业敏感性的教师对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不易觉察、确定,因为有这种行为的学生常表现出依顺和服从,避免引起他人的关心和注意,显出不存在困难和无需外界帮助的样子。

    上述两类问题行为的症状有部分交叉。如缺乏兴趣、不负责任、易分心等,就是两类问题行为者都可能表现出来的症状。所以,教师不能仅凭少数症状就断言其问题行为属这一类或那一类,应作整体考察。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品行方面的和人格方面的两类问题行为,教师往往重视前者而对后者关注不够。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常表现为外向的攻击性反应、违犯学校规范、破坏课堂纪律等,它要求教师迅速作出反应,尽快加以控制,所以教师比较重视。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是内隐的,对正常教学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常不为教师所重视。但心理学家,尤其是心理卫生工作者对这种行为十分重视,因为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是心理失调或是心理障碍的反映,会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而且必须及时发现,及时采取对策,方能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一位美国学者曾将涉及这两类问题行为的五十项具体行为让两组被试即教师组和心理卫生专家组评定严重程度。结果发现,每组内部的看法相当一致,而两组之间的看法则甚为不同:教师认为显性的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较严重,而心理学家则倾向于认为隐性的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较严重。

    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既影响行为者自身,又妨碍教师和同学,有时还会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会造成行为者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严重困难,这使行为者往往不能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学活动的效果受到极大的损害,只是它的消极作用有时不像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那样直接、明显、迅速而已。

    二、 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还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问题。不加分析地将各种问题行为都归咎于学生是片面的。

    首先,从学生方面看,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有三点:

    1认识和行为习惯问题

    有些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对纪律缺乏正确认识,不能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不能约束自己;有些学生已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时改不了,如上课与同学谈话,喜欢打闹,以此来寻求注意与表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2情绪和性格问题

    由于学生的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导致情绪低落,心情不好,或对某些教师产生反感,情绪对立;学习不良,屡屡失败而产生厌烦情绪;也有的学生争强好胜、任性、执拗,受到挫折后,为了发泄不满而有意违纪。

    3人际关系问题

    由于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有意搅闹课堂,给教师出难题;有时同学之间形成小团体,课堂上互相攻击、对抗,违反课堂纪律。

    其次,从教师方面看,问题行为的原因也有三点:

    1教学态度不端正

    教师讲课不认真,枯燥乏味,学生听不懂、不爱听、没有兴趣。

    2教学能力差

    教师缺乏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善于处理课堂教学中的违纪行为。

    3教学作风不民主

    有的教师主观专断,不尊重学生,态度生硬,方法简单、粗暴,体罚学生,激起学生反感,产生对立情绪;有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或对学生评价不公正,师生关系紧张。

    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与学生的行为有较高的相关。华伦等人对118名教师上课情况的研究表明,课堂纪律与教师的行为类型有关:冷淡的、好控制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生硬、好体罚;不安与焦虑的教师,常 常惩罚学生,致使秩序混乱。威廉·洛奇的调查表明, 冷淡、刻板和专横的教师,班上出现的欺骗行为最多。

    第三,从课堂问题行为者的动机来看,问题行为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1引起教师的注意

    有时候,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是为了赢得教师的 注意,哪怕是消极的注意。这一原因比许多教师想像 得要更普遍,其解决方法也相当容易,即尽量地忽视 他们,当他们表现不良时只注意那些表现好的学生。 如果实在无法忽视他们的不良行为时,只好暂时“请 出去”,安排其到办公室或心理咨询室或让行为者站在 一个安静的角落,这比斥责有效一些。

    2引起同学的注意

    学生表现不良除了为赢得教师的注意外,另一普遍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得同学的注意和赞赏。在青少年时期这一原因更为普遍,刚才所谈的处理方法在这里行不通。忽视受同伴强化的不良行为将是无济于事的。例如,一个学生做出怪异的动作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如果忽视,这一行为就会继续下去,并且还可能鼓励其他人做出类似的行为;如果斥责,又会吸引全班更多的注意,甚至会增强他在同伴中的地位。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将犯规者从班上暂时请出去,安排其到办公室或心理咨询室,以剥夺同伴的注意;二是使用集体连坐策略,即根据全班(或小组)中所有成员表现予以奖惩,这样可消除同伴对不良行 (赵富才)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