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200227
寻找价值平衡是心理健康的支撑点(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1期
     心理辅导的实践表明:帮助来访的学生调整认知结构,实现认知重建,是帮助当事人解除心理困惑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中心环节。而认知重建的核心内容则是来访者自我价值感的确立。这是我们在开展心理辅导近八年的实践中,在对600多例个案的分析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个体的经验系统中,核心内容就是人的价值观念。在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去评价、体验、衡量所要从事的活动是否有价值,应该是趋向还是躲避。所以,价值取向便成为个体活动中的最高调节者。而在个体的价值观念系统中,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生活的中心支柱。

    一个人之所以感到生活富有意义,充满生活的热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觉得自己具有价值,或者说具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然而,非理性的思维和不合理的价值取向常常会导致人的心理失衡,失去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并因此失去正常的自信和自尊,导致自卑、自贬、不能悦纳自我,进而形成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边缘状况。有时甚至会导致个别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完全丧失,失去生活的热情,走上自毁、自绝的道路。

    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困惑和苦恼从根本上讲都与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价值感有直接或根本上的联系。由于正确价值观念的缺失,导致自我价值感的失衡,其结果往往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评价就会从精神上打倒一个活生生的青少年。

    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失落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错误的思维方式、非理性的思维观念导致个体消极的自我评价,失去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从而陷入严重的自卑,难以适应现实生活

    例1:一所重点高中荟萃了一个地区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许多往日的“班第一”、“年级第一”的优秀分子组成了一个个新的集体,而在这新的集体中却只能产生一个“第一”。这就使得原来众多的“第一”们失去了往日冠军的光环。于是,这些往日的“尖子们”便不解,并感到羞愧和痛苦:为什么昨天的“太阳”变成了今天的“月亮”,甚至只是天幕上的一颗“星星”?

    其实,他们忽视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环境变了,群体变了,竞赛的对手也变了,“第一”焉能不变?然而一些学生由于缺乏相对观念的思想方法,不愿意承认眼前的事实,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使原本拥有的聪明才智就真的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例2:一个女生因为长得稍微有些胖,就总觉得比不上其他的女生,甚至怀疑学习成绩不高也和自己的“胖”有关系。于是,她拼命在减肥上下功夫,大幅度地减少饮食,有时竟然偷偷绝食,父母怎么劝说也不听,直到后来由于身体过于虚弱,才不得不住院治疗。出院后情绪稳定了,也能够正常进食了,然而一次在上学的路上,一个男生只是随意地说了一句“你又胖了”,她顿时感到浑身难受,情绪激动,立刻跑回家去,说什么也不想上学了,从此不愿出门,更不愿见到熟人。

    一位哲人早就说过:不能用评价一只蝴蝶的标准去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形貌美的价值绝不是人生的主体价值,更不是人生的全部意义。然而,错误的评价观念促使该生实施自虐性减肥,减肥不成则退缩逃避,无法享受生活的快乐。

    例3:盲目强调通过横向比较对自我价值进行定位,也是经常困扰中学生的一种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一个高三的女生几乎每一天都是在紧张的“比较”中熬过的。每天晚上就寝时总要盯着其他同学,尽管自己已经昏昏欲睡,却非要苦苦支撑——决不能比别人早睡觉!早晨,她一定要设法比别人早起床,只要能比其他同学多念几个单词心里就特别舒服,然而却经常是一边读单词一边又紧张地观察其他同学的动静。渐渐的,这种扭曲的价值取向塑造了一种扭曲的心理状态:这名女生在安静的阅览室里,看到同学专注学习的样子,立刻就感到心慌、呼吸紧张,产生一种厌恶和逃离现场的冲动,如果不离开就无法平静下来专心学习;可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尽管同学们都在说笑打闹,教室里很乱,她却能够专心看书、做习题。原来,她认为正好可以利用同学们“失误”的时机比他们多学一点。

    这是一个滥用“比较”的误区。有人曾说:当你和别人握手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自己的体温。但是这句话只说出了一半真理,因为对方的体温并不一定是标准的温度。

    例4:许多学生从小就不断被教导:好学生一定要第一,成绩一定要最高!一个小学生数学考了98分,全班第一,回到家里却被妈妈打了两个耳光,因为不是100分!这种追求绝对化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使一些中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自我否定的情绪之中。他们认为在群体中如果不是“最好”,就会失去了自尊,甚至失去了生存的根据。

    一个高二的男生因为在省级竞赛中没有取得优秀的名次就觉得实在没脸活在世上了。他悄悄地给同学、老师和家长写了三封绝笔信,离校出走了。在一张留给同学的信中写到:“该走的走了。一切唯求代办了……不要费力找我,前途难定,唯心下凄凉不想说什么了,父母就当没有此事吧……父母的养育之恩只有来世再报了。”幸亏该生及时得到挽救,不然真是后果难测。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盼万无一失,追求完美无缺”是一种与绝对化思维方式合二而一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导致心理苦恼的原因。从认知角度分析,除了上述的各类心理问题,中学生常见的神经症类的心理障碍也大多源于这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例如,强迫性神经症就是中学生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出现这类症状的学生在性格上都有追求完美的绝对化的思维倾向,他们每天都有一种不安全感、不完善感,总觉得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健康、生命和人格自尊等有某种不可确知的威胁,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并且无法承受这种必然的缺憾。他们认为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才能体现自我价值,他们希望事事“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运动都是“波动”,根本就不存在“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当事人每天都在提出一个接一个的可怕的“万一”,每天都沉浸在忧虑痛苦之中。对于有这类不安全感的人来说, “现实”就是一种威胁。当事人为了满足自己安全的“病态需要”,就一味地逃避现实,其结果非但不能改善自我,反而进一步强化了症状。

    由此可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最根本的动机也是对自我价值的维护。这种性格的人在“完美的理想和必然存有缺憾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中不能实现“自我统和”,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和体验稳定的自我价值感,这正是强迫症发生的认知基础。

    二、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 (路金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