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200193
儿童兴趣转移的原因与应对策略(2)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2期
     生在电脑游戏厅、高中生在网吧玩上几天几夜而昏倒、猝死其间的原因了(并不是所有的快乐或快感都是有益的,因此需要控制或拒绝)。相反,如果儿童在兴趣活动中感受不到快乐,就会导致儿童意志消沉,从而使兴趣消失。

    第四,对于从幼儿园出来的儿童来说,学校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知识海洋里的奥妙吸引着他们,使他们产生兴趣。加之同学间的竞争,荣誉感的需求,老师的导引,会强化这种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原来的那些并不稳定的兴趣,也就有可能消失或转移了。当学习不是负担而是快乐,孩子的兴趣转移到学业上来,则是所有家长虽若有所失,却喜笑颜开的事。

    三、兴趣转移或消失后怎么办

    1 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关注其新的兴趣

    “儿子学了半年绘画之后,再也不愿学下去了”。这当然“让人气恼”,而家长并没有相逼。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因为父亲的宽容,使他有了自由选择、自主发展的可能。不久,孩子“迷上了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还在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普活动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不是很好吗?所以不必感叹“有心栽花花不开”。但仅仅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是不够的,还应关注孩子新的兴趣,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利于孩子新的兴趣的发展。

    2 发现孩子的潜能,培养兴趣

    某些孩子在某些方面是具有特殊能力的,是我们称之为天资聪慧的一类,如音乐神童、数学神童、少年才子……一般的孩子虽不是神童,但也都有其自身的个别性,在其个别性的全方位展示中,会有其擅长的一面,也会显示出某些称之为“突出特点”的东西,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如果没有观察发现,没有发现后的培养,哪怕是神童也要被埋没。如果家长特意培养的却不是孩子的潜质所在,这就是孩子和家长共同的悲哀了。

    3 鼓励孩子参加各项活动,激发其广泛的兴趣

    当孩子整天看电视或泡游戏厅时,不妨将他拉出来,带他去爬山,欣赏大自然;或去游泳,感受江河水;逛邮市,惊奇方寸之间;进书店,让书香扑鼻;看画展,让七彩耀眼;听音乐,让妙曲盈耳;打球、跑步、唱歌、跳舞,摄影、琴艺、书法……都可以让孩子去见识,去感知,去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更应鼓励他参加,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将来的活动作准备,这个“准备”并非一定要孩子成为“专家”。广泛的兴趣,是加深和扩大孩子认识的需要,对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4 指导孩子获取相关知识,发展其稳定的兴趣

    心理学专家指出:人的能力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因素是稳定的特殊兴趣,即对人类活动的某一领域的内容的兴趣,它们会转化为爱好和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又会使人毫无错误地确定自己的志向。这就是发展稳定兴趣的意义。

    孩子以前的兴趣消失或转移了,说明那是暂时兴趣。新的兴趣产生了,说不定又可能是暂时兴趣。因为孩子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兴趣也是不稳定的。同时,孩子对各项活动有一个参与体验并自觉或不自觉的筛选过程。前苏联心理学专家彼得罗夫斯基说:“教育者不应由于少年儿童的兴趣经常带有瞬息即变的性质而生气。”但是总不能让孩子的兴趣不断地转来转去,飘忽不定吧?是的,在孩子多变的兴趣中应该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兴趣,或是在其广泛的兴趣中应该确立一个中心兴趣。这种选择与确立,如果是孩子自己的有意行为或无意行为(自然表露出来的)那都是最理想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家长或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并非强迫),就显得十分必要。

    这种帮助和引导,首先是为其创设发展的条件与环境,让孩子获得与兴趣相关的知识,增加其对这一活动的认识,强化兴趣的浓度;给他们设置一定的梯级目标,使孩子参与这一兴趣活动的竞争,感受阶段性成功的快乐。其次要培养孩子的毅力,即坚持性、抗干扰性,使孩子能做到进,步不骄傲,受挫不气馁。这样,兴趣稳定并持续发展,就有望成为爱好,形成特殊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事业的辉煌奠定基础。

    栏目编辑/于 洪 (樊遵贤)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