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9388
关于流动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9期
     德育主任:我对外地学生没有偏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正式生(北京市子女)和借读生(流动少年)的一个区别就是:正式生表现不好不能开除,借读生表现不好可以劝其转学。

    这表明,流动少年在公立学校仍遭受不平等待遇,这种不平等有的是显性的,比如说评“三好”时的不公平待遇;有的是隐性的,比如说学校将北京市子女称为正式生,而将流动少年称为借读生等。我们认为,虽然一部分流动少年已经在公立学校就读,但他们却常常感到来自各方面的歧视。

    正是这些来自外部的歧视让他们从小就有一种被异化的感觉,因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就会潜藏着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从而阻碍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的适应。

    2.家庭生活状况不好

    由前所述,流动少年的家庭生活状况普遍不好,这首先是造成他们与人交往时有自卑感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在调查中看到,虽然流动少年口头上不愿意承认,但在他们的心中还是或多或少地有自卑感,这将不利于他们很快地适应城市生活。其次,正是由于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不好,所以他们没办法居住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因而他们对现在的家庭居住环境和周围环境不满意。再次,由于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不好,所以他们的父母在与北京人交往时才受到歧视,进而影响了他们,因而虽然并不是流动少年个人的亲身经历,但他们认为北京人看不起外地人,故在生活中他们不愿意跟北京的学生交往,因而也就无法较快地适应城市人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

    (三)我们应该为流动少年的城市适应提供更好的条件

    如前所述,流动少年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那么我们只有改善了那些外部条件,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对此,我们的建议如下:

    首先,各级部门应该更新观念,认识到流动人口的出现以及流动少年问题的产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企图通过种种手段把流动少年阻截回户籍所在地的做法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愚蠢的。列宁曾经指出,城乡经济差异是造成城乡人口流动的经济动因。我国由于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农村和城镇,所以人口的流动就呈现出单向性的特点,即人口从农村和城镇流向大中城市。所以,流动少年问题在我国会是一个长久的现象。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各级部门才会重视流动少年的教育以及其他一些问题。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公立学校招收流动少年加大监管力度,并出台相应的可供操作的法律、法规,使公立学校在招收流动少年时有规可依。同时,对学校收取借读费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并对一些家庭有困难的流动少年实行少收或不收借读费的政策,这样,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流动少年就不会因家境困难而失学,也可以避免一部分流动少年过早走向社会,降低了城市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第三,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流动少年学校合法权益保护法”之类的法律,确保流动少年在学校不受到显性的和隐性的歧视,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这样,流动少年的权益,比如在学校或市内评“三好”时才能不受到歧视,同时学校对他们的称谓也应有所变化,即不要再称呼他们为借读生,从而使得他们对城市有一种亲近感和认同感,而不是只在城市里借读、随时会离去的“借读生”。

    总之,我们呼吁有关方面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考虑流动少年的义务教育问题,为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以使他们在公立学校能有一个相对公平的求学环境,使他们能像北京市的孩子一样,愉快、健康地成长。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对城市有一种认同感,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也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注:本文中S表示学生,T表示教师,P表示家长。)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是如何满足流动少年少年就学需求的.李壑.人民教育,2003(9).

    〔2〕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张铁道,梁威主编.北京:未来出版社, 2003.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编辑/何 妍 (杨变云)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