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8年第2期
编号:13198227
关注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2期
关注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建设,能力结构,生涯管理
     摘要:目前中小学心理教师岗位的专业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重视。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职业发展意识,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有效地克服职业倦怠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效能,本文参照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职业倦怠理论、效能感理论,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层面来提出对心理教师的管理对策,在制度建设、职业生涯规划、个人提升等方面给予积极关注。

    关键词:专业发展;制度建设;能力结构;生涯管理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现代学校虽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重视与心理教师岗位专业发展相关的问题。例如:心理教师在学校中的定位、待遇职称评定、组织和管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教育管理部门或者学校管理者的足够重视。目前心理教师没有明确的角色定位、职称评定通道缺失、评价体系模糊是造成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因素,使心理教师的工作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高效能感的教师可能创造性地履行职业角色,而低效能感的人倾向于没有个性地按惯例执行职业角色,工作表现就可能平淡无奇。效能感对职业角色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在职业生涯追求的最初就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笔者编制《广东省中山市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效能感问卷》对心理教师进行调查。用SPSS11.5来进行统计分析,问卷信度为.801。从研究的结果来看,中山市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效能感水平为中等,心理教师对自身从事工作的信心为中等,不同从业时间的教师或多或少已出现职业倦怠。职业效能感对离职意向有预测性的功能,影响教师对工作前景的信心和评价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