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8年第3期
编号:13198204
提高缺陷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3期
提高缺陷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缺陷儿童是指除身心残疾以外的各类非正常儿童,是介于正常和残疾之间的儿童,如唇裂、面部畸形等先天性有缺陷的儿童。由于缺陷儿童的身体因素,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不公正的待遇,如果父母、学校不能科学、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就会使缺陷儿童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阻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如何提高缺陷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让缺陷儿童像正常儿童一样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童年,把由于缺陷给儿童本人及父母带来的困扰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促进缺陷儿童健康成长,是本文将要阐述的命题。

    一、缺陷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现状

    经专家推算,我国每年约有30万左右的缺陷儿出生,出生缺陷率达1.2%左右。除少数缺陷儿童一出生就被父母无情抛弃,大多数缺陷儿童由父母亲自带养。缺陷儿童不同于残疾儿童,一方面,由于他们有着与正常儿童同样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他们比残疾儿童更幸运;另一方面,因他们在身体方面有所缺陷,比起正常儿童又有所不足,使缺陷儿童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这方面讲,缺陷儿童又是不幸的。缺陷儿童往往跟正常儿童一起入校学习,他们在以普通儿童为主的环境中,其缺陷显得更突出,因此难免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不公正的待遇,这往往会导致缺陷儿童在心理上变得自卑、胆怯、孤僻、多疑、害羞、不愿意与人交往、依赖性强,影响缺陷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影响缺陷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要提高缺陷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认真分析影响缺陷儿童心理健康的根源,探索一条促进缺陷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能够对症下药,帮助缺陷儿童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家庭教育方式存在不足

    对于缺陷儿童的降临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