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66513
动漫的心理学意义对家庭教育的启示(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2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其所面向的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同题材的动漫作品迎合了不同人群的心理需要。从心理学角度看,观看适当的动漫作品,人们能够从中引发共鸣、释放压力、填补情感空缺,具有独特的心理学意义,也对当代家庭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和孩子都面对着不同的压力,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不但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业状况,更需要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心理需求,以孩子能够接受、易于改进的方式因材施教,促使其进步。

    〔关键词〕动漫;心理学;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2-0020-03

    动漫,通常表现为夸张和超现实的形式,其题材广泛、形式新颖、内容多样,广受大众认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动漫的市场占有率日益增加,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其受众中的中坚力量。在结合分析动漫的独特优势、群众消费动机、动漫在我国科技传播中的作用、产业前景、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当代家庭教育现状以及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等问题后,本文从动漫的心理学意义着眼展开分析,从中延伸出其对于家庭教育的启示并提出建议。

    一、动漫的定义与起源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