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64406
中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与对策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4期
     中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中出现消极困惑、功利世俗的现象与当代中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现在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如纯粹的无私奉献、集体主义、重义轻利等观念)被打碎,新的主流价值观念标准又尚未建立。受到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信念危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

    (二)广东省中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差异

    1.中学生生命价值观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上的差异特点

    在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这两个维度上,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生更加消极、悲观,对生命充满困惑和疑问;而中等地区的中学生更加珍爱生命。价值观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价值取向的格局:珠三角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达,商业活动频繁,身处其中的中学生,耳濡目染,其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物质生活的极度富足,降低了中学生的进取心和成功欲,如果又缺少指引或精神追求,他们很容易表现出对未来困惑迷茫,因为他们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获得相当不错的生活,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付出有何意义,有什么目标值得追求,而中等地区的中学生则可能存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庸思想,满足现状,热爱目前的生活,珍爱生命。

    2.中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性别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