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7期
编号:13135707
心育活动课动力规律的“恒定”与课堂形态的“多元”(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7期
     共性:心育活动课的不变规律是团体动力

    当然,就团体动力规律而言,也不是一概而论只认可“四个发展阶段”的。比如台湾的李坤崇(1998)就认为:“班级团体发展与团体咨商具有阶段性,虽然名称互异,但实质的发展历程均同”。他主张可以从“准备阶段、形成阶段、转换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追踪阶段六部分来说明班级团体辅导之历程。”

    李坤崇教授的观点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名称互异,但实质的发展历程均同”这句话。从实践中来看也确实如此,不管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或“活动课型”,不管我们设计的是一个活动还是四个、五个活动,只要是上得比较成功的心育活动课,其内在的运作机制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团体动力的总体发展规律的。下面我举两个课例来加以说明。

    第一个课例是浙江省嘉兴市屈丹、纪忠华的《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课型设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第12期)一文中提及的“高中生人际交往水晶球”活动课。这是一次将“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理念运用于心育活动课的有益尝试。该课设计分为五个活动环节。第一环节,以水晶球引导学生构建目标,即“未来导向”:“如果通过水晶球可以看到你未来的人际交往状况,你可能会看到什么?如果理想状态为10分,你希望达到几分才是令自己满意的?”第二环节:挖掘可利用的优势资源,即“寻找例外”:“你曾经做过什么,使你在人际交往中达到过比较理想的状态?”第三环节,探索方法,即“尝试解决”:“应该如何做,才可能接近你在水晶球中看到的理想状态?”第四环节,分享交流,制定个性化的行动计划。第五环节,开展行动,即引导学生在课外“走出一小步”。这样一个五环节的活动课型,在实施过程中同样需要依靠团体动力来推动。如果将这个课例作一个团体动力学的剖析,那么,第一环节的水晶球活动是为了引入主题、“目标导向”,形成初步的成员互动,这基本上要有一个“团体转换阶段”的“中等动力强度”方能奏效;而第二环节的挖掘资源、“寻找例外”,第三环节的探索方法、“尝试解决”,以及第四环节的“分享交流”,均属于达成目标的“团体工作阶段”,更需要有一个热气腾腾的“高强度动力场”;到了第五环节“开展行动”,则基本上是教师的点拨引导,主要靠课外去实施,此时团体活动已近尾声,团体张力呈回落状态,明显地对应着“团体结束阶段”的“弱心理场”强度。不难看出,这个设计方案并未呈现“团体热身阶段”,那么这五个活动环节在课堂上会如何操作呢?设计者屈丹老师在跟我讨论这节课的时候谈了她的体会:“如果没有团体热身,没有激活动力,上来就做水晶球的冥想,学生会感到很突兀,有的学生根本静不下心,更进入不了角色,有的还会嘻嘻哈哈,难以创造一种冥想需要的团体氛围。所以我在不同的班级尝试了不同的热身活动,但始终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做法。”后来经过商议,我们考虑了这样一个思路:全班分6人小组入座后,教师发给每人一只无色的气球(教师还要有若干备用气球),开场先做“吹气球”的游戏,要求尽可能吹得比较有透明度而又不至于爆裂。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班级全体成员就会互动起来,彼此观察交流,团体渐趋激活,甚至出现气球爆裂的“意外”也成了团体互动的“润滑剂”。然后教师依据团体规范将注意力加以收拢,自然而然地说出一段带有“奇迹问句”的指导语,将已经启动的团体动力引向“冥想活动”:“现在请大家双手轻轻捧起变得比较透明的气球,慢慢闭上你的双眼,跟我做几次深呼吸……下面我会提出一个似乎有点奇怪的问题……假如现在突然发生了一个奇迹,你手中捧着的不是一个有透明度的气球,而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神奇的水晶球,透过水晶球,你看到了三年之后你和许多朋友在一起……”(下略)由此可见,一个活动方案如果投放到课堂实践中去,就一定会受到团体动力规律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反复加以修改锤炼。最后操作得比较成功的,一定是符合团体发展规律的那个方案。
, 百拇医药
    第二个课例是广州市越秀区雅荷塘小学孙静老师在四年级上的“纸塔”。这是一节“三阶段体验模式”的心育活动课,整个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热身活动“超级清理”:根据指令,学生把桌面上的新扑克牌清理进盒子里,比比谁的动作快。这个活动让学生反复做了几次,一次比一次熟练。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初步体验接触新扑克牌带来的感受,从而为完成游戏作好心理准备。第二阶段是主题游戏“搭建纸塔”:要求学生在四分钟内,用若干张扑克牌搭建层数尽可能多的一座纸塔。搭好后,要保持在三秒内不倒塌。这个游戏分三步组织。第一步是说明游戏规则,并尝试搭建纸塔,这是游戏前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受如何搭建纸塔。第二步是正式开始搭建纸塔,并交流分享“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通过找寻搭建纸塔的多种方法,感受克服困难的成功感。第三步是给学生提供再次搭建纸塔的机会,让学生讨论“这一次你打算怎么做”,然后通过两次游戏的比较,谈谈“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从中提炼出“方法总比困难多”的感悟。最后一个阶段是联系生活经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应该如何去面对。笔者观看这节课的录像发现,这样一个“三阶段体验式”的活动设计,在运作的过程中同样遵循了团体动力的发展规律:课例中第一阶段的“超级清理”活动明显地属于团体动力的“热身阶段”,从录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是如何从“零动力”状态渐渐“热”起来、“动”起来的。课例中第二阶段若从团体动力学的角度去分析,则可以发现团体张力明显提升了两个台阶:该阶段的第一步即宣布游戏规则并初步尝试搭建“纸塔”时,课堂的团体张力强度大约为3~4分(10分为最强),达到了“团体转换阶段”的基本要求;而第二步的正式搭建“纸塔”并分享感受,以及第三步的“再做一次”,则是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的“团体工作阶段”,其团体张力逐渐上扬,到“再做一次”并在分享中提炼出“方法总比困难多”的感悟时,团体张力已达到8~9分左右。课例中最后一个阶段“联系实际,拓展延伸”,无疑就是“团体结束阶段”的“高潮已过、余音尚存”的表现。当然,如美国心理学家柯瑞所言,“各个阶段的每一步之间的界限其实并不明显,不是可以绝对分开的,而是存在着许多交叉重叠的部分,这一点在过渡阶段与工作阶段之间体现得尤为明显。”, 百拇医药(钟志农)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