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20期
编号:13124646
喜欢给自己“挑刺”的女生(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20期
     〔关键词〕房树人;叙事治疗;认知疗法;自卑心理

    一、背景信息

    小丽(化名),女,高三年级学生,梳着齐耳的短发,人长得瘦瘦小小的,说起话来声音很轻。该生性格较为内向,对自我的评价很低,存在很多认知偏差,在辅导的过程中多次流泪,哽咽。

    该生有一个比她大五岁的姐姐,现在在读大学。该生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上幼儿园时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因为妈妈工作忙,常和爸爸在一起。

    五岁之前,小丽很爱玩,也很开朗外向。但自小学起,小丽开始变得内向,不爱说话,也不喜欢出去玩了。小丽在上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段时间有过偷东西的行为,成绩也不好,经常被老师当成“差生”。初中开始小丽害怕出门,怕给家人丢脸。高中以后,小丽学习非常努力,曾多次获得奖学金,并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

, 百拇医药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因为学习和生活的事情而心情不好,已有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对自己有诸多不满意,很想知道别人怎么看自己。

    个人陈述:老师,我最近心情不好,虽然同学们都觉得我的成绩很好,但是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虽然考得比上次好,但是我也不会感觉很好,还是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

    三、案例诊断分析

    1.案例诊断

    小丽的低落情绪并未泛化;社会功能相对完好;有自知力,主动求助;由现实刺激——考试和人际交往引起;病程短,一个月左右。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本案例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2.原因分析

    生物因素:该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强烈,比较喜欢关注自我形象,在乎外界的评价。
, 百拇医药
    社会因素:其一,缺少关爱,该生在上幼儿园之前跟随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因为特别顽皮、不好带,常常受到批评指责,后来虽然回归到爸爸妈妈身边,但是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常常不能陪伴在其身边,所以该生特别缺少母爱;其二,童年有过创伤经历,该生小时候曾经遭受了一个很深的心灵创伤,因为缺少爱、好奇而“偷拿”东西,被冠以“坏孩子”之名,还被罚站,这件事在她幼小的心灵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在阴影下成长到了初中后开始关注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害怕别人知道后会很丢脸,导致社交恐怖;其三,小学初中成绩都不理想导致了该生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很差,很糟糕,对自己很不满意。

    认知因素:其一,个性因素,该生较为内向,自我评价低,对自己有诸多不满意;其二,错误信念,认为自己在幼儿园时期偷东西的行为非常恶劣,是品质很差的表现,因此她的核心信念是“我是一个很糟糕的人,永远都不够好”;其三,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过去,因此不敢过多与人交往。

    四、咨询过程
, http://www.100md.com
    1.和小丽一起重新面对儿童时期的心灵创伤事件,进行认知重建:正确看待自己偷东西的行为

    生:(笑着说)老师,我最近心情不好。

    师:……(点头,表示关切。)

    生:虽然同学们都觉得我的成绩很好,但是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虽然考得比上次好,但是也不会感到很好,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

    师:嗯,同学们都觉得你的成绩很好,但是你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从这次的成绩来看确实比上次有进步,但是依然感到不满意,我很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使得你会这样来看待自己呢?

    生:(想了一会儿)不知道,我长大以后就不敢出门,怕给家人丢脸。

    师:你说的长大以后是指什么时候?能具体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 百拇医药
    生:是在初中的时候,我感到很害怕,不敢出去,比如在去食堂的路上,虽然我也知道没有人在看我,但是仍然会感到很不自在,觉得肢体都会很僵硬,会脸红,呼吸困难,然后就想尽量快点回教室;当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就感觉好多了。

    师:很害怕,不敢出去,从你刚才的描述中能够感受得到你当时确实不是一般的害怕,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个害怕的呢?

    于是小丽向我讲述了她的童年经历,自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一年级的期间,小丽经常有“偷东西”的行为。她所偷的都是那些被小朋友拿来炫耀的东西,是爸爸妈妈买给他们的小礼物。由于这个“偷东西”的行为,加上成绩不好,她被老师当成“坏孩子”“差生”,还被罚过站。到了小学二年级时,小丽开始意识到不能再偷了,要注重品质的养成,但是班里一旦有人丢了东西,她还是第一个被怀疑。

    说起这些事,小丽的眼里还是会泛起泪花……于是我对小丽进行了充分的共情后,开始和她一起重新来看待“偷东西”的行为,帮助小丽认识到,在她上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那个时候,是不能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的。
, http://www.100md.com
    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理论认为,道德判断作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可以区分出6个发展阶段,这6个阶段属于3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0到9岁属于前习俗水平,这一阶段的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往往是按照自我中心的原则来行事,然后根据自己的行为后果是获得奖励还是惩罚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好还是坏。所以小丽将自己想要的东西据为己有的想法和行为在那个年龄段是无可厚非的,并非不道德的表现。但是因为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惩罚和批评,所以小丽会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深的“坏孩子”的印记。

    在我的解说下,小丽松了口气,但她还是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别的小朋友不偷,我帮助她看到她偷东西的深层次的动机是想要得到爱。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不同的,小丽在婴幼儿时期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尤其是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所以才特别渴望获得母爱。当别的小朋友炫耀自己的妈妈给自己买了什么东西时,小丽就特别想把它拿过来,所以偷东西的背后是对母爱的需求,并非品质差的表现。听了我的解释后小丽轻松了很多,压在心口的大石头终于可以移开了。

    2.鼓励小丽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自己,帮助她重新看待和认识自己,学会自我欣赏和肯定,找回自信, http://www.100md.com(吕慧艺)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