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66182
小学生学习迁移的产生及对教育的启示(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6期
     〔摘要〕研究探讨二、三、五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师指导和自学两种情况下对数学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水平,从而启发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结果表明:(1)教师指导组比自学组的数学迁移效果要好。(2)近迁移部分,组别主效应不显著,年级主效应显著;远迁移部分,组别主效应显著,年级主效应不显著,组别*年级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迁移;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06-0008-05

    学习过程就是迁移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早期研究者大多使用数学材料作为迁移的实验材料,他们认为学习数学能锻炼人的推理能力,一旦掌握了推理能力,学生就很容易把推理的方法迁移到其他知识上去。用数学材料对迁移能力进行研究是一个经典思路。而研究方法上常采用等组法,研究对象大多选用初中以上年级的学生,对小学生学习迁移的研究较少。
, http://www.100md.com
    前人研究认为,学习者的年龄、动机水平、意志和情感状态等因素会影响学习迁移。在7至18岁之间,也就是小学阶段至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越大,学习动机越明确,掌握的知识就越多,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小学阶段,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期,一般出现在四年级。如果教育得当,训练得法,这一转折期可以提前到三年级。本研究希望探索不同年龄小学生在有无讲解的实验条件下其学习迁移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学习迁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课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一方面,学习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学习的本质及规律,是学习理论建立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学习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心理学中关于迁移的研究是对教育产生最大影响的一个领域。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最大的迁移,是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迁移,学生能最大限度发挥知识的有用性,从而达到活学活用和创新的目标。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 http://www.100md.com
    (一)学习迁移

    迁移这个概念是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迁移即学习的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Gick和Holyoak[1]认为迁移的基本含义是,先前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获得的影响;周谦[2]认为迁移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冯忠良[3]认为迁移是从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该影响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行为规范学习中,只要存在学习就会有迁移。

    (二)学习与学习迁移的关系

    杨卫星和张梅玲[4]认为教育与学习迁移是密不可分,迁移就是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事业中能够有效地应用学习结果,即对知识、技能、概念、方法、原理原则和态度等的变化地运用。迁移是最主要的学习规律之一,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学习又因为迁移而提高深化,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到区别,学习和迁移的区别就是学习是在同一任务中进行,而迁移是在不同任务中进行的过程。Cormier和Hagman[5]认为,学习和迁移的区别在于,学习发生在同一任务而迁移存在于不同任务间,但是实际上没有两个绝对相同的任务,每一次重复都是在其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发生的。因此,同一任务在不同时间的重复操作,有时可以称为“自身迁移”。
, http://www.100md.com
    二、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一般性因素

    学习迁移受到学习者的年龄、智力、学习与迁移之间的时间间隔、学习深度、学习态度、对过去经验的运用和概括化程度、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化程度、学习者的情绪状态、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学习迁移还受到源任务的性质和掌握程度的影响。当源任务与后继学习任务不同或相反时,发生负迁移作用的可能性会提高。前后学习材料相似程度也影响学习迁移。Osgood在[6]1949年提出了能预测迁移效果的“迁移与倒摄曲面”三维模型图。Osgood在研究中发现,当两套学习材料的刺激和反应的相似性发生一系列变化时,迁移的性质和程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

    吕传汉和汪秉彝[7]认为,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数学对象的概括能力、数学的认知结构、模式识别、自我监控和非认知因素。例如学习者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学习愿望等。外部因素主要有学习材料的特征和教学环境等。在学习材料上,先后顺序存在逻辑关系对于小学生产生数学学习迁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排必须要清楚、层次清晰。
, http://www.100md.com
    有的学者认为,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还有数学活动经验的概括水平和数学学习的定势。邱文华认为已有数学活动经验的概括水平对迁移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对数学知识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范围就越小,迁移的效果也越差。反之,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迁移效果也越好。数学学习的定势是指向于数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它使学生倾向于在学习时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定势本身是在一定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它实际上是关于活动方向选择方面的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本身是一种活动经验。在数学学习中要发挥定势对迁移的促进作用,防止定势阻碍作用的发生。

    三、小学生学习迁移实验

    (一)研究目的

    为了解不同年级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迁移能力差异,设计本次实验,在教师指导和自学两种条件下,研究低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迁移能力水平。本次研究结果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实证参考。
, 百拇医药
    (二)实验设计与材料

    本实验是一个3(二年级、三年级、五年级)*2(有指导、无指导)的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为题目回答的正确率。本次研究的三种数学迁移材料针对不同年级的学习难度和进度进行精心设计,实验材料对于被试来说都是新知识,并分别经由有10年教学经验的小学教师进行评核,认为迁移程度及难度恰当。三种材料的具体情况为: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故设计万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实验组中教导学生三道例题并测试16道题目,被试组自学迁移规律并测试16道题目。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的发展转折期,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设计了从整数加减法迁移到简单一位小数加减法,让三年级学生在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前提下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进行规则和计算的迁移过程。共包括10道小数运算题目。五年级学生在掌握了小数的简单加减法后,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有初步的认识情况下设计相类似的分数的加减法。虽然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认识分数,但科任教师反映学生还是不知道分数究竟是什么概念,基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进度,设计出10道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明白分数的意义,讲授例题后学生进行测试,与对照组比较得出相关结果。材料的书面指导语为:“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选择了X道计算题目来了解同学们的数学情况。请同学们认真独立完成以下题目。看哪位同学做得又快又好。”, http://www.100md.com(周俏敏)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