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8期
编号:12999207
其实我能行(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8期
     芳芳B:你怎么练也说不好,没用的。

    芳芳A:你行的,找妈妈帮忙,她一定会支持你的。

    芳芳:就这么定了!

    芳芳:妈妈你能陪我练习小演讲吗?

    妈妈:好呀。

    芳芳和妈妈练习。(只做动作不出声)

    旁白:就这样,每天晚上,妈妈都带着芳芳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演讲的那一天。

    情景五(班级)——大胆展示中体验成功

    老师:今天担任一分钟演讲的是芳芳同学,大家欢迎。

    芳芳:(慢吞吞地走上讲台,声音微颤地开始演讲)校园有了体育,就有了生命的阳光和蓬勃的朝气。让运动,成为终生的兴趣爱好;让健康,成为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让快乐,成为成长过程中的伴奏音符。
, 百拇医药
    (同学们和老师掌声鼓励。)

    老师:芳芳,你能勇敢地站在这里演讲,真了不起,自信大方地再来一次,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讲得更好!(掌声)

    (芳芳再次演讲,声音响亮,配乐。)

    老师:多棒啊,让我们在场的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再给芳芳一次掌声,让她再讲一次好吗?

    (芳芳第三次演讲,老师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芳芳:谢谢你们的掌声,原来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可怕,只要勇敢地锻炼自己,大胆地挑战困难,其实,我能行!

    【点 评】

    本校园心理剧选择了学生胆小或者说不自信这一心理问题,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内心独白等戏剧行动,使学生在创造性、自发性的表演中,体验、感受、领悟,获得问题的解决与心理的发展,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 百拇医药
    校园心理剧不反映社会问题、经济问题、道德问题,只探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通过主角来演绎的,任何辅角的进入都是为了帮助主角演绎心理问题,推动心理问题发生、发展、变化。本校园心理剧非常到位地实现了这一要旨。本剧探讨的是胆小、不自信这一心理问题,主角芳芳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通过上课发言、下课与同学交往、家中与母亲交往、竞选班委、课前演讲五个事件演绎出来。事件只是载体,内心的冲突与困惑的呈现是根本。内心的冲突与困惑主要在与配角的人物关系中发生与发展。本剧所设置的妈妈、丽丽、老师等辅角与芳芳的情景对话,不仅推动了事件的发展,更帮助主角芳芳呈现出真实的心理活动、困惑与冲突,揭示了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变化,真正地做到了校园心理剧不是表演故事,而是揭示心理问题,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从事件的选择上来看,本校园心理剧所选择的事件,都紧紧围绕着主角的心理问题展开,且具有典型性、普遍性,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自信的学生的主要特征为退缩、被动、依赖,表现在学习、交往、生活的方方面面。本剧选择了课堂发言、课间同学交往、竞选演讲活动、家里与母亲交往等事件,突出体现了不自信学生的心理特征,且都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不论是演员还是观众学生,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越能产生真切的体会和情感的共鸣。剧中每个场景的动作表演、语言素材与对话、主角的内心感受,都是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如场景一,“芳芳手放在桌下,想举又放下,眼睛不时环顾四周,又怯怯地看着老师”的动作表演。再如场景三,“可是我不敢,我们班有好多同学比我强,如果选不上该多丢人”的对话等等,非常真实可信。
, http://www.100md.com
    从心理剧的结构或者说事件的组织上来看,本剧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呈现的是一个前后照应、因果分明、情节连贯的表演剧。事件情节的先后顺序以主角芳芳心理问题的呈现、转化、解决的内在逻辑展开。尤其是转化、解决的事件选择,不生硬,符合个体内心的发展逻辑。不自信的学生是不可能主动参与演讲的,所以设计了必须每人参与的课前小演讲活动,这合情合理。运用自信心训练的技术,从前期妈妈的鼓励与不断的练习,到现场的多次演讲,在真正实践行动中感受,体验我能行。所以,当最后主角芳芳说“谢谢你们的掌声,原来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可怕,只要勇敢地锻炼自己,大胆地挑战困难,其实,我能行!”时,是那样的自然。

    从场景的设置与转换来看,节奏紧凑,时空假设集中,在有限的空间和较短暂的时间内集中演绎了与此问题相关的事件。本剧的场景变化集中在学校和家里两处不可少的地方。场景一、二、五是一个舞台布局,场景三、四是一个舞台布局。对于那些能够连贯故事的细枝末节的事件,没有另设场景,而是巧妙地通过旁白来完成。旁白简明扼要,开剧直入主题,剧中承上启下,整个剧情紧凑、连贯,转承自然。
, 百拇医药
    本剧较好地体现了心理剧“行动治疗”的本质,没有说教,没有大段的说明,都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戏剧行动表现和解决心理问题。在情景对话和动作表演中,表现出主角芳芳的胆小、不自信和内心纠结。尤其是问题解决的设计,打破了众多校园心理剧中“寻求心理教师的帮助,或者班主任的一席諄谆教导”的桥段,让主角在行动中真正地经历、体验、感受。这不是为了演剧而演剧,不是为了解决而解决,而是真正地做到了行动治疗和自我教育。

    点评者:李玉荣,辽宁省大连市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解放小学,大连,116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战梅)
上一页1 2